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胆固醇类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壁下,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增生及血小板凝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由冠状动脉内膜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所致。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①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②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可无组织形态改变或伴有纤维化改变)。③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引起)。④心肌硬化型冠心病(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⑤猝死型冠心病(心脏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肌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胸痛”等范畴。胸痹,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绞痛、心肌梗死属中医学的“真心痛”“厥心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则属中医学的“心悸”“怔忡”范畴。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形象的描述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多因心阳不足,六淫寒邪乘心,以致寒凝血涩,拘急收引,或饮食不慎,膏粱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占据清旷之区,或痰热灼络,火性上炎,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缓慢,或七情内伤,气机郁滞,均可导致气滞血瘀,血脉瘀阻,郁遏于胸所致。


求道
畅读VIP

94

0


求道
畅读VIP

162

0


求道
畅读VIP

196

0


求道
畅读VIP

198

0


求道
畅读VIP

290

0


求道
畅读VIP

270

0


求道
畅读VIP

327

0


求道
畅读VIP

354

0


求道
畅读VIP

342

0


求道
畅读VIP

32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