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宗翰:小陷胸汤加味治疗冠心病
王某,男,48岁,1976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及病史:胸闷心痛,断续发作已十年,业经西医确诊为冠心病,1周来心痛频作,日发2—3次,痛作之际则胸胸中窒塞,气憋不畅,唇绀肢麻,含服亚硝酸甘油片方缓。诊查:察其色面暗红,左目红赤胬肉攀睛,舌质深红泛紫;按其脉强缓有力,查血胆固醇260mg%,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胸透“心脏向左扩大,主动脉弓增宽”,血压100—200/70—90hg。
辨证:气郁化热,血滞络痹,不通而痛。治法:拟小陷胸汤加味。处方:瓜蒌15g,枳实5g,黄连3g,橘叶3g,降香5g,苏子木各5g,川芎10g,当归10g,毛冬青10g,地鳖虫2g,活血藤10g,生焦山楂各10g。
二诊:服药10剂,心痛次数减为日或间日一作,作亦轻缓,面色转润,目赤渐退,脉象小弦,再步原法。处方:瓜蒌15g,枳实5g,黄连3g,橘叶3g,陈皮5g,半夏10g,蒲黄5g,五灵脂5g,红花6g,苏木6g,毛冬青10g,生焦山楂各10g嘱服7剂,此次诊后未再来诊,访患者药后心痛发作更稀,已停用硝酸甘油片。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认为,病机不同,证候各异。本例既无寒凝痰扰之因,又无阳亢阴亏之象,显系心脏本经经血滞气郁,久而化热,灼炼津液,浊邪害清,以致痰热浊脂互扰,壅赛阻遏心脉,心气因之不畅,心血因之不利,心痛发作。故选用小陷胸汤泻热化痰,以橘叶、苏子、降香调气和络,用川芎、当归、苏木、地鳖虫、活血藤活血通络,取山楂、毛冬青以降脂扩冠。药后痰化热平,气调血活,心脉自和,心痛遂缓。二诊继步原法出入,增半夏、陈皮理气化痰,失笑散消瘀止痛,再助一臂之力,心痛遂止。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