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甘草 (炙) 二两,附子 (大者,生用,去皮,破八片) 一枚,干姜三两
相关条文
各家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
通脉四逆是于水中温土。里寒外热,浑是肾中阴寒逼阳于外,故君以干姜,树帜中宫;臣以国老,主持中外;更以附子,大壮元阳,共招外热返之于内。盖此时生气已离,存亡俄顷,若以柔缓之甘草为君,何能疾呼外阳?故易以干姜,然必加甘草与干姜等分者,恐丧亡之余,姜、附之猛,不能安养夫元气,所谓有制之师也。其加减法内,面色赤者加葱,后人遂以葱白为通脉四逆,不知阳亡于外,更用葱以助其散,则气从汗出,而阳无由内返也,岂不误耶?盖白通立名,因下利脉微,用葱白以通上下之阳;此里寒外热,用通脉以通内外之阳,故主方不用葱也。宜详辨之。
《古方选注》:
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干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藉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推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此方与四逆汤三药同,但加重干姜,方名通脉四逆汤,是其所以通,端在干姜,原无疑义。窃干姜守而不走,其何能通,而此能通者,盖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中气鼓荡,是为行脉之本。若下焦脉绝,本为不治,但仅寒邪凝阻,而脉不通,则加干姜温暖中气,以鼓舞之,兴奋体工,由中以达四末,脉即可复,不通之通,乃妙于通,仲景用干姜之神化如此。脉资生于中焦谷气,此方已求到资生源头,是此方通脉,较强心以复脉,尤深一层。
王廷俊通脉四逆汤治张金门使女冷癥案
病,苦境也,加以冤抑,其苦更甚。医者遇此,细心体察,去其病,洗其冤,一时心安理得,亦属快事。忆予在张金门恭府宅诊治,将离席,一老妪附耳喁喁,其夫人怒视曰:“丑何可令先生知!”予曰:“伊所言,想因病欲求...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5

0
通脉四逆汤治尿毒证(李文瑞)
李某,男,53岁。1976年4月28日晚因为昏迷入院治疗。患者家属介绍,下肢浮肿已2月余,腹大已20余日。化验检查:非蛋白氮115毫克%,尿蛋白+++,西医诊为肾小球肾炎、尿毒症。症见面色发赤,身热不...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25

0
通脉四逆汤治失音
李德成医案:王某,女,29岁,1985年5月16日诊。患者失音23天,加重6天。28天前因咽喉肿痛,吞咽碍食,发热(体温38.6℃),头痛,干呕,自以鲜蒲公英60克,地龙(活者)2条。水煎后兑入白糖2...


白术
签约讲师

344

0
通脉四逆汤治脏结
马云衢医案:马某,中年人。中秋节前,午餐后因食果饵而引起腹痛,发自两胁,下趋少腹,自申至戌,疼痛如掣,辗转呻吟,举凡内服外敷之药均不应,乃着其兄到舍就诊。见其面色青黄,额上微汗,言而微,呻声已转弱,当...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46

0
通脉四逆汤治二便不通
戴鉴周医案:王某,女,56岁,1965年9月4日初诊。二便阻塞不通,腹痛绵绵,胀闷不堪,经用泻药罔效,而痛愈重,喜热饮而恶寒,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方以通脉四逆汤:附子30克,干姜18克,炙甘草12克。...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749

0
通脉四逆汤治真寒假热
李东垣医案:李东垣治冯氏子,年16。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已煮药,而李适从外来,冯告之故,李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殊...


白术
签约讲师

1130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