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Chuān Wū

别名

乌头、五毒根。

释名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十•乌头》引《吴普本草》云: “形似乌鸟之头,”故名乌头。

来源及植物形态

乌头,始载于《本经》。有川乌头与草乌头之分。川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1ii Debx. 的根。为栽培品。主产于四川及陕西。草乌头为毛蔓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及野生乌头的根。北乌头主产于东北、华北各地;野生乌头产于中南、西南地区。


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1ii Debx.

采制

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川乌: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川乌:取净川乌,用凉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漂至口尝仅稍留麻辣感时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煎煮,至川乌熟透,内无白心为度,除去甘草、黑豆,晒晾,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川乌100斤,用甘草6斤,黑豆10斤)。

性味归经

性味:辛,热,有毒。

《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主治秘要》云,性热,味辛甘。"

②《东医宝鉴》:"性大热,味辛甘,有大毒。"

③《医家心法》:"辛,温,大毒。"

《长沙药解》:"味辛苦,性温。"


归经:

①《要药分剂》:"入髀、命门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厥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

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1.川乌草乌均有祛风、散寒、止痛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痹痛、头痛腹痛等症。用之辛散温通,止痛效果显著。风寒湿痹,常以其与活血通络药同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乌头汤,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伸,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等同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活络丹,治风寒湿邪或痰湿瘀血留滞经络,肢体经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以川乌草乌地龙乳香没药等。再如《普济本事方•卷一》黑神丸,治风湿瘫痪,以草乌五灵脂为丸服。本品治痹痛,不仅内服,亦可外敷,《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治腰脚冷痹疼痛,以一味川乌为末,用醋调敷贴。现代广泛用于外治风湿、扭伤等关节肌肉疼痛之伤湿止痛膏,亦采用川、草乌马钱子等为主药配制而成。治头风头痛,可内服或外用。《百一选方》以川乌、南星为末,白梅、生姜煎汤送服;《经验方》以川乌、南星为末,葱汁调涂太阳穴取效。


乌头亦常用于阴寒内盛所致的心腹冷痛,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附子同用,并配蜀椒、干姜赤石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乌头煎,治寒疝腹痛,即以乌头与蜂蜜同煎。


2.川乌草乌辛散温通之性,外用能消肿溃坚、祛腐,用治寒湿阴疽,以坚肿不溃或溃后顽腐不化者为宜。如《外科正宗•卷一》四虎散,治阴疽肿硬,用草乌与南星、半夏狼毒为末,猪脑捣敷。若配伍清热解毒之品,可用治一切痈疽肿毒。如《景岳全书•外科铃》草乌揭毒散草乌天南星与清热解毒之贝母、天花粉芙蓉叶等份为末,用醋调敷。用以祛腐,如《古今录验》治痈疽肉突,用乌头以浓醋渍三日外洗。


此外,川乌亦可用治卒中不省人事,口眼喎斜,痰气上壅,喉中喘鸣者,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三生饮,以生川乌与生附子、生南星及木香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2g;或入丸、散。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h,以减低其毒性。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川乌草乌的毒性与附子相似而过之,尤以草乌的毒性最强,应予慎用。其中毒症状参见附子条。孕妇忌用,与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相反。

不宜浸酒饮用。浸酒则毒性加强,易中毒。

各家论述

1.《医学启源》川乌,疗风痹半身不遂,引经药也。


2.《主治秘要》云,其用有六:除寒一也;去心下坚痞二也;温养脏腑三也;治诸风四也;破聚滞气五也;感寒腹痛六也。


3.《长沙药解》: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制同附子,蜜煎取汁用。


4.《本经疏证》:乌头之用,大率亦与附子略同,其有异者,亦无不可条疏而件比之也。夫附子曰主风寒咳逆邪气,乌头曰中风恶风,洗洗出汗,咳逆邪气。明明一偏于寒,一偏于风,一则沉着而回浮越之阳,一则轻疏而散已溃之阳,于此见附子沉,乌头浮矣。附子曰除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乌头曰除寒湿痹,一主治踒,一主治痹,踒躄拘挛,是筋因寒而收引,阳气柔则能养筋,又何患其不伸。寒湿痹是气因邪而阻闭,阳气强则能逐邪,又何患其不开,于此见附子柔,乌头刚矣。夫惟其沉方能柔、淮其散则为刚,沉而柔者无处不可到,无间不可入,散而刚者无秘不可开,无结不可解。故附子曰破癥坚积聚血瘕,乌头曰破积聚寒热,于此可见其一兼人血,一则止及气分矣。又《金匮要略》大乌头煎治寒疝,只用乌头一味,篇中论脉甚详,尤在泾释之尤妙,曰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恶寒者,阴出而痹其外之阳也。紧则不欲食者,阴入而痹其胃之阳也,卫阳与胃阳并衰、外寒与内寒交盛,由是阴反无畏而上冲,阳反不治而下伏,所谓邪正相搏,即为寒疝,此用乌头之脉也;曰寒疝绕脐痛,自汗出,手足厥冷,曰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阴缩,此用乌头之证也。此外,用乌头之法,犹有二证:一则曰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者,乌头汤。一则曰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治者,抵当乌头桂枝汤乌头汤、比于麻黄,抵当乌头桂枝汤、比于桂枝,可知乌头为治阳痹阴逆之要剂矣。


5.张寿颐:乌头主治,温经散寒,虽与附子大略近似,而温中之力,较为不如。且长为祛除外风外寒之响导者。散外邪,是其本性。洁古谓治诸风、风痹、血痹,半身不遂;东垣谓除寒湿、行经、散风邪,固皆以泄散为其专职;而洁古又谓除寒冷,温养脏腑、去心下痞坚,感寒腹痛;东垣又谓破诸积冷毒,则仍与附子同功耳。石顽谓治风为响导,主中风恶风,风寒湿痹,肩髀痛不可俛仰,又谓治阴疽久不溃者,及溃久疮寒,恶肉不敛者,并宜少加以通血脉。按疡患固间有寒湿交凝,顽肿不退,亦不成溃、及溃久气血虚寒,悠久不敛之症,温经活血,助其阳和,则肿久溃久之症,方能相应,用乌头者,取其发泄之余气,善入经络,力能疏通痼阴沍寒,确是妙药,但非真是寒湿者,不可妄用耳。石顽又谓小儿慢惊搐溺,涎壅厥逆,生川乌全蝎,加生姜煎服效,则慢惊固是虚寒,而此能温经以逐寒涎耳。


6.《珍珠囊》:去寒湿风痹、血痹。李杲:除寒湿,行经,散风邪,破诸积冷毒。王好古:补命门不足,肝风虚。


7.《王氏究原方》:性轻疏,温脾去风。


8.《纲目》:助阳退阴,功同附子而稍缓。

按语备注

川乌头与草乌头,在明代以前多统称为乌头。至《本草纲目》始明确区分,云:"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此说与目前商品川乌头、草乌头的来源基本符合。但川乌头之栽培,始见于《本草图经》,故宋以前所称之川乌头,似亦属野生之乌头。


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症状: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燥、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美速克新命。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可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必要时可静注毒毛旋花子甙,中药方面,可用肉桂泡水催吐,生姜四两、甘草五钱,或绿豆四两、甘草二两,煎服;或用甘草黄连犀角煎服解毒。

  • 温经消风活血汤(乔仰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
    【组成】川乌6g,炙麻黄6g,熟附子15g,桂枝6g,细辛3g,黄芪20g,白芍15g,甘草6g,防风15g,防己15g,秦艽15g,炙地龙1条,炙蜈蚣1条,乌梢蛇15g,薏苡仁30g。【功效】温通经...

    求道

    畅读VIP

    74

    0

  • 生川、草乌治痹
    川、草乌辛热,有毒,功擅搜风定痛,二者尤以生草乌力锐效捷。《神农本草经》谓其“除寒湿痹”;《别录》谓其主“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药性论》说乌头“其气锋锐,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达病所”;...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91

    0

  • 药证新探之:乌头
    张仲景用乌头治疗疼痛,常常用蜜煎煮。传统观点认为用蜜可解乌头毒性。蜂蜜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糖类饱和溶液,其成分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在蜂蜜中已鉴定出180多种物质。糖分约占3/4,水分约占1/4以下。另外...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44

    0

  • 李可运用毒剧中药乌头附子经验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与探索46年,每遇急险重危症,使用毒剧中药救治,皆获起死回生之效。疑难痼疾用之则立见转机,累起沉疴。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附子,川乌次之。经治人次万名以上,无一例中毒。如何驾驭药中猛将,使之...

    求道

    畅读VIP

    630

    0

  • 瓜蒌,跟乌头同煎体验
    中医里面一直流传“半蒌贝敛及攻乌”的说法,说半夏,瓜蒌,川贝,白敛,白芨不能跟乌头同用。今天亲身体会了一下把半夏,瓜蒌,跟乌头同煎,采用20克清旱半夏,20克瓜蒌仁,20克制川乌,同煎,然后煎出两斤药...

    白术

    签约讲师

    1682

    0

  • 郭诚杰附子、川乌、草乌应用经验
    ·附子:小量补阳,助补气血;中量通阳,以行气血;量大散寒,通络化痰。·川乌、草乌:驱寒止痛之力较强,配合使用治疗寒痹,对此临床大剂量使用才能获得较佳疗效。·疾病对证、配伍得当、量小渐增、久煎频服可使附...

    白术

    签约讲师

    246

    0

  • 凤翅医话——薏苡仁与川草乌
    薏苡仁与川草乌按药性分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药,怎么会把它们扯到一起呢?只是因为一个“痹”字。在临床应用中,治痹症我把它们作为药对来使用,各取功效而相须为用。对它们的认识都还得从经典与名家经验说起。在《金...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319

    0

  • 《伤寒论》乌附临床的安全使用
    涂华新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这一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医圣告诉我们:“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方子,它告诉我们临床...

    白术

    签约讲师

    36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