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
1.天南星苦温辛烈,温燥之性胜于半夏。适用于湿痰壅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背寒胸闷,苔腻等症。可与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等化痰理气药同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卷六》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则应配合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药同用。天南星、半夏同属温燥化痰之品,故前人认为其“治痰功同半夏。”
2.风痰,乃肝风夹痰所致。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有祛风止痉之功,故善治风痰诸证,适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癫痫及破伤风等。治风痰上扰,头痛,眩晕,吐逆痰多,可与半夏、天麻等同用以化痰息风,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治风痰留滞经络引起的手足顽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可配合半夏、白附子、川乌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青州白丸子;单纯口眼喎斜,本品研细末,生姜汁调摊于纸上,左喎贴右,右喎贴左,如《杨氏家藏方•卷一》天南星膏。治中风昏不知人,痰涎上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可用天南星配伍生川乌、生附子、人参等同用,如《傅青主男科》三生饮。治癫痫卒然发作,两目上视,口噤抽搐,可与半夏、全蝎、僵蚕等同用以化痰息风定痫,如《杨氏家藏方•卷二》五痫丸。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涎壅盛,可与全蝎、蝉蜕、白附子等同用以化痰开窍,息风止痉,如《杨氏家藏方•卷十七》天南星丸。治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者,可与防风、白芷、天麻等同用以祛风止痉,如《外科正宗•卷四》玉真散。
3.生南星外用有散结消肿作用。可用于痈肿、瘰疬,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等症。用于痈肿,生天南星醋磨浓汁,涂患处。未成脓者可使其消散,已成脓者可促其速溃。若热毒较盛,则须与天花粉、大黄、黄柏等研末调敷,以清热解毒消肿,如《外科正宗•卷一》如意金黄散。若阴疽肿硬难溃,可与草乌头、半夏、狼毒研末,用蜜、醋调敷,以温阳散结消肿,如《直指方•卷二十二》四虎散。现有用治流行性腮腺炎肿痛者,取生天南星研末,醋浸3~5日后涂患处。用于瘰疬初起,可用生品与生半夏、生川乌、贝母等研末,炼蜜、茶汁调涂,以化痰散结,如《疡医大全•卷十八》瘰疬膏,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与半夏、降香研末调敷。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肿痛,用生南星,老姜、生石菖蒲各适量,捣烂敷患处。近年来发现本品有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子宫癌。药量可酌情加大,有制成栓剂、注射剂等,采取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本草纲目•卷十七•虎掌、天南星》引《经验方》开关散,生天南星与冰片同擦牙,可治中风口噤;民间经验,生南星与生姜捣成饼状可外用治面瘫。天南星研末外敷,治疗毒蛇咬伤。鲜品捣敷患处尤佳。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3~10g,治疗肿瘤内服药量可加大至5~15g,煎汤。或入丸散。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
注意:
1.本品辛烈温燥,有毒。《日华子本草》载:“畏附子、干姜、生姜。”《本草备要》说:“阴虚燥痰禁用。”故凡阴虚燥咳,热极生风,血虚动风者忌用。故孕妇慎用;生品一般不作内服,以免中毒。
2.天南星与半夏同属天南星科,皆有毒性,但生南星毒性较大。《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指出:“天南星全株有毒。根头含有毒性生物碱;根、叶、茎都含苛辣性毒素。”据报道食用15g就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及处理可参阅半夏)。
中毒治疗,民间验方,①用醋30~60g,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②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用水4碗煎至2 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③生南星与皮肤、 黏膜接触,能发生瘙痒肿胀,可用水或稀醋或鞣酸洗之。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2.《别录》:除阴下湿,风眩。
3.《药性论》:治风眩目转,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5.《日华子本草》:窨蛇、虫咬、疥癣恶疮。
6.《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
10.《纲目》:治惊癎,口眼喎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
12.《纲目》:虎掌天南星,味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故能胜湿除涎;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喎舌糜。杨士赢《直指方》云,诸风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参、石菖蒲佐之。南星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
14.《本草汇言》:天南星,开结闭。散风痰之药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与半夏略同,而毒则过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缓,南星之性,燥而颇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风痰湿痰,急闭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15.《本经逢原》:天南星,即《本经》之虎掌也。为开涤风痰之专药。《本经》治心痛、寒热、结气,即《开宝》之下气、利胸膈也。《本经》之治积聚伏梁,即《开宝》之破坚积也。《本经》之治筋痿拘缓,即《开宝》之治中风、除麻痹也。《本经》之利水道,即《开宝》之散血堕胎也。盖缘一物二名,后世各执一例,是不能无两歧之说。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半夏专走肠胃,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向导。
按语备注
1.天南星苦温性烈,善能开泄。前人说它“治痰功同半夏”。然半夏虽属辛散,专理脾胃湿痰,且能止呕;南星辛散之力胜过半夏,专主经络风痰。南星所主治的,一般多属风痰、湿痰入于经络所引起的症候,如中风麻痹、口噤身强、筋脉拘挛,以及惊痫、破伤风等。
2.本品用苦寒的胆汁制后,燥烈之性已减,故常用于痰热内盛、惊风抽搐等症。
3.半夏与天南星为同科植物,二药均具毒性,皆能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然半夏以治湿痰为主,天南星则治风痰为主。半夏尚有和胃降逆,辛开痞结之功;南星兼有消肿止痛作用。《本经逢原》称:“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半夏走肠胃,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向导。”制南星与胆南星药性不同,前者苦温燥烈,重在燥湿化痰祛风;后者苦凉性润,主在清化热痰定惊。


求道
畅读VIP

326

0


白术
签约讲师

1444

0


求道
畅读VIP

36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73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31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4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