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壮阳,杀虫。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1.本品外用有良好的杀虫止痒作用,善治疥癣、湿疹、皮肤瘙痒等症。单用即效,如《本草纲目•卷十一 •石硫黄》转引《救急良方》治疥疮有虫、《梅师集验方》治阴湿疱疮、《孙氏集验方》治顽癣不愈,均单以本品,或煎香油调涂,或研末外敷;现代临床以其与凡士林制成10%~25%硫黄软膏,外敷治疥癣瘙痒有效。若入复方,则提高疗效。如《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七•诸癣》如圣散,以之与风化石灰、铅丹、腻粉研末,生油调涂,治一切干湿癣。《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皮肤科》方,以之与雄黄等份为末,猪油调涂,治疥疮;以之与青黛研末,外敷,治阴囊湿疹;以之与雄黄、寒水石、樟脑研细,母乳汁调搽,治婴儿湿疹。
2.本品内服能补火壮阳,可治肾火衰微、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腰膝冷痛、遗尿尿频及虚喘冷哮等症。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金液丹,单用本品研末,蒸饼为丸梧子大,空腹米饮下,可治肾虚阳衰之腰膝冷痛、失精遗尿。临证多入复方。如治火衰阳痿、小便频数、腰膝冷痛,多与鹿茸、补骨脂、淫羊藿等同用;治肾阳不足不能纳气的寒喘冷哮,可与附子、肉桂、沉香、黑锡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黑锡丹。
3.《本草纲目•卷十一 •石硫黄》云:硫黄 “性虽热而疏利大肠。”本品通过壮阳除冷,能振奋肠腑而通便,常与辛温疏散祛寒的半夏、生姜同用,治虚冷便秘,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按语备注
关于硫黄的毒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沈阳药学院认为可能与其中含砷量有关。据此按《中国药典》1953年版的方法,对未经炮制硫黄和已经用萝卜、熔融、油等方法炮制的硫黄,作了含砷量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经加热炮制后的硫黄,其含砷量均有明显降低,其中尤以油制者降低幅度最大,故认为硫黄炮制是必要的。尽管这些炮制后的硫黄含砷量仍然超过《中国药典》升华硫含砷量的限度,但也说明古人通过炮制去其毒性是有科学道理的。同时也告诉我们,未经炮制的天然硫黄含砷量较多,不宜内服,内服一定要用炮制过的硫黄,且不宜过量或久服,以免引起砷中毒。此外,硫黄的毒性是否只指砷一种物质,现今的豆腐煮硫黄炮制法对砷和毒性有何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求道
畅读VIP

188

0


求道
畅读VIP

812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20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31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