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释名
《本草纲目•卷四十一•蚱蝉》:“凡用蜕壳,沸汤洗去泥土、翅、足,浆水煮过,
晒干用。”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纲目》:"凡用蜕壳,沸汤洗去泥土、翅、足,浆水煮过,晒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甘咸,凉。
①《纲目》:"咸甘,寒,无毒。"
②《本草正》:"味微甘微咸,性微凉。"
③《王楸药解》:"味辛,气平。"
归经:入肺、肝经。
①《本草经疏》:"入肝。"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1.本品能凉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外感风热及温病初期,头痛发热证,常与菊花、薄荷、连翘配伍同用,如《温病条辨•卷一》桑菊饮;本品又能疏散风热、开宣肺气而疗音哑,治风热郁肺、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症,常与胖大海、牛蒡子、桔梗等配伍同用。
2.本品能透疹止痒,治麻疹初期,疹出不透证,常与牛蒡子、葛根、薄荷配伍同用,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竹叶柳蒡汤。因又能疏风止痒,治风疹及风热证皮肤瘙痒症,常与荆芥、刺蒺藜、防风等配伍同用。
3.本品能疏肝经风热及退目翳,用治风热目赤、多泪或翳膜遮睛证,常与菊花、木贼配伍同用,如《小儿痘疹方论》蝉菊散。
4.本品凉肝息风,定惊止痉,用治肝经风热,小儿惊哭,破伤风证,常与祛风止痉药配伍应用。若治破伤风轻证,可单用研末以黄酒冲服(每服10g,日3次);重证可配伍天南星、天麻、僵蚕、全蝎等,如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引山西省史全恩家传方五虎追风散;治小儿夜啼惊哭不安症,可配伍钩藤、薄荷等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小儿痫;灰服之主久痢。"
2.《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
3.《本草拾遗》:"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
4.《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
5.《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6.《纲目》:"蝉,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
7.张寿颐:"蝉蜕,主小儿惊痫,盖幼科惊痫,内热为多,即《素问》之所谓血与气并,交走于上,则为薄厥,治以寒凉,降其气火,使不上冲,此所以能治癫痫之真义也,甄权谓蝉蜕治小儿壮热,其意亦同。目之翳膜,儿之痘疮,实热为多,寒能胜热,是以主之。濒湖又谓治痘疹作痒,则实热有余者宜之,如其气虚作痒,勿混用。"


求道
畅读VIP

854

0


求道
畅读VIP

830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08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35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88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056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86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17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76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7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