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鉴别分析
肝郁化火口酸与脾虚肝乘口酸:肝郁化火口酸,乃属肝有实热。或因情志抑郁化火生热,或因邪热蕴于肝胆,酸为木之味,肝热上蒸故作酸。常觉口酸而苦。脾虚肝乘之口酸,则是脾虚在先,肝木乘之于后,病本在脾,属虚实夹杂之证。此即《医学正传》所谓“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故以脾胃虚弱之症为主,口中发酸而兼有呕吐酸苦,或暧气反酸,并见纳食欠佳,食后脘痞腹胀便溏等;木乘土位,故两胁胀痛喜太息,脉细缓而兼弦等。而肝郁化火口酸为一派肝经实热之象,如胸胁满痛、性急易怒,心烦目赤、头痛眩晕、小便黄,大便干,脉弦滑数,苔黄。前者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热除则酸味去,可予柴胡清肝饮,甚者用当归龙荟丸;后者则宜健脾和胃为主,兼以平肝,土旺则木不易乘,可用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
食积胃肠口酸和脾虚肝乘口酸:因同在脾胃,故其症有相类之处,如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但前者因饮食过量,或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影响脾胃运化而致,病以实证为主。而后者则是脾胃素虚,或因久病失调,病以虚证为主,虚实相夹。食积胃肠者必有伤食病史,其症以停食及胃失和降为主,如恶食不饥、口味酸,或口气酸腐,或暧生食气,舌苔黄厚腻,脉滑而实等。同脾虚肝乘之以脾虚为主,兼有肝旺之症不同。其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和胃降气为主,方选保和丸或木香槟榔丸治疗。
李翰卿说口感
口感主要包括口渴和口味两大部分,属于一种自我感觉,而由于病理原因所产生的口感,则对于诊断疾病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一、口渴 口渴,是一个常见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病证过程之中,同时口渴...


求道
畅读VIP

627

0
五味中医之口酸的治疗
有个病人,诉嘴里酸,别的什么症状都没有,舌脉不详。那么一个这样的病人我们怎么去考虑呢?我们首先从最经典的《黄帝内经》来入手。《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刘茜檬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89

0
乌梅丸好样的
孙老太病三月余,口苦,口干但不思饮,口酸不管吃啥食物到嘴里边都是酸的,恶心,心烦,早上干呕,无食欲强食之、饭食味道如同嚼蜡、宛如木屑难以下咽,吐黏痰时黄时白,晚上失眠,舌谈苔白,脉沉缓。前医云:上证既...

吴生雄
原创投稿

816

0
痰湿郁闭的临证感悟
(一)郁证向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一般理解为肝气郁积。广义的包括范围就广了,甚至有位老先生晚年的时候说,所有的病从中医的角度看都可以理解为郁证。而丹溪的气血痰火食湿六郁是比较折中的,理论上好理解,...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515

1
口甜、苦、咸、酸有虚有实辨
中医诊断多认为口甜为脾湿蕴热;口苦多为肝胆火旺或胃热;口酸多因宿食积滞;口咸多系肾经有热。笔者临床观察到口甜亦有脾肾阳虚,水湿停留、浊饮上泛所引起的;口苦亦发现湿邪内阻,脾失健运的虚寒症;口酸除湿滞外...


白术
签约讲师

708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