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景岳全书·古方八阵》

详细内容

柴胡12克、陈皮12克、白芍9克、枳壳9克、炙甘草3克、川芎9克、香附9克,用水三杯,煎至一杯半,食前分两次服。(原方用量比现用量少一半,但原方是一次服完的量,现改为一日服两次,故用量加了一倍。特注明,请参考。)


原方主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胁痛”论治中说:“若外邪未解而兼气逆胁痛者宜柴胡疏肝散主之。”且《中国医学大辞典》说本方出自《医学统旨》,文曰:“治怒火伤肝,左胁作痛,血菀于上。”又曰:“吐血加童便半钟”。并指出“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都是本方。


本方以柴胡升散疏达,调肝解郁为主药。陈皮理气开胃,枳壳宽中消胀,香附行气舒肝,三药理气为辅药。白芍养血柔肝,川芎行血散郁,二药理血为佐药,甘草缓急,调和百药为使药。由四逆散变化而成。


我常用此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胃炎,出现肝郁气滞,木郁犯土,影响食欲,脘胁胀满,两胁疼痛,或肝区隐痛、或呕恶泛酸等症者。一般常用方如下:柴胡10~12克,黄芩10克,炒川楝子10克,半夏10克,枳壳9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白蒺藜10克,川芎3克,赤白芍各9克,泽泻12克,焦四仙各9克。


急躁易怒者去川芎加生石决明30克(先下)、生赭石30克(先下);食欲不振者去焦四仙,加生麦芽、香稻芽;头晕者改泽泻为30克,加白术9克、钩藤25克;舌苔厚腻者加厚朴10克,藿香10克;吐酸者去川芎、焦四仙,加吴茱萸3克、黄连5克、煅瓦楞10克等等。


我曾用本方治疗因感冒初起发烧时,未及时用解表发汗法,而自购一些退热药片、丸药等治疗,当时基本上不发烧了,壹周以后因生气而又发低热,每发热前,先感到怕冷,发热时体温 37.2℃~37.6℃,以发热待查治疗半年未愈。诊其脉弦而较细略数,观其舌质略红,苔薄白,月经量少,稍向后错,除低热以外,尚有两胁隐痛,食欲不振,大便偏干,疲乏无力等症。据此知为外邪未全解,而入于半表半里,留连不去,又因生气肝气怫郁,新旧之邪相合而发为此证,治应采用和解疏肝之法。即用本方去川芎陈皮,加细生地15克、玄参12克、秦艽12克,青蒿20克,地骨皮10克,进十多剂而痊愈。


本方对肝阳旺,肝胆有湿热结聚,火热上蒸之证,不适用。


摘自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其他同名方

《景岳全书》卷五十六:柴胡疏肝散

处方

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功能主治

疏肝解郁。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

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

别名

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

处方

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1钱半。

药理作用

对泌胆功能的影响《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制成肝郁模型,然后用本方灌胃给药,在腹腔麻醉条件下,做胆汁引流,记录1小时胆汁流量。结果表明本方对肝郁动物的泌胆功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P<0.01),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主因怒气郁而胁痛寒热往来,痛而胀闷,不得俯仰,喜太息,脉弦。现用于神经官能症中耳炎等。胁肋疼痛。肝实胁痛,不得转侧,喜太息。

临床应用

神经官能症《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咽中有异物,多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并见精神抑郁,时叹息,其症状每随情志波动而变化。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蒌各15g。服药2剂,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继服5剂而痊愈。②中耳炎《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西医诊断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检查:耳鼓膜轻度充血并呈内陷。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凝滞。治用本方加陈皮僵蚕各12g,菖蒲6g。服药5剂,耳闭塞明显减轻,继服上方19剂,听力恢复,余症消除。

用法用量

柴胡舒肝散(《验方新编》卷五)、柴胡疏肝汤(《不知医必要》卷二)。

各家论述

《景岳全书》柴胡、芍药以和肝解郁为主;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滞;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缓痛。②《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即四逆散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用柴胡枳壳香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摘录
《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

《张氏医道》卷十四:柴胡疏肝散

处方

柴胡2钱,橘皮(醋炒)2钱,川芎(童便浸,切)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醋炒)1钱半,山栀(姜汁炒黑)1钱,煨姜1片。

功能主治

解郁调肝。主怒火伤肝,胁痛,血菀于上。呕血,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温服。

吐血,加童便半盏。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柴胡疏肝木以解郁,山栀清郁火以凉血,白芍敛肝阴以止血,川芎化凝血以归肝,枳壳破滞气,陈皮利中气,香附调气解气郁,薄荷解郁疏肝,甘草缓中以泻肝火也;更用童便降火以涤瘀结。为散煎冲,生者力锐而熟者性醇,务使怒火顿平则肝郁自解,肝络清和,安有胁痛呕血之患乎!

摘录
《张氏医道》卷十四

医医偶录》卷二:柴胡疏肝散

处方

柴胡1钱2分,陈皮1钱2分,川芎1钱,赤芍1钱,枳壳1钱,醋炒香附1钱,炙草5分。

功能主治
摘录
医医偶录》卷二

医学传灯》卷下:柴胡疏肝散

处方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白芍香附枳壳、玄胡。

功能主治

痞块,痛无形质,不时而发者,非痃即癖。

用法用量

内热,加山栀。

摘录
医学传灯》卷下

医学统旨》:柴胡疏肝散

组成

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 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一钱半(各5g),甘草炙五分(3g)。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功效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

本方所治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血滞,横逆犯胃所致。肝失疏泄,经气不利,则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脉弦;肝气不疏,横逆犯胃,则脘腹胀满。根据“木郁达之”之旨,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以柴胡为君,调肝气,散郁结。臣以香附专人肝经,既疏肝解郁,又理气止痛;川芎辛散,开郁行气,活血止痛,二药助柴胡疏肝理气止痛。佐以陈皮理气行滞和胃,醋炒以增入肝行气之功;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与陈皮相伍以理气行滞调中;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又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合用,能理肝气、养肝血,和胃气,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本方是四逆散陈皮川芎香附而成。而四逆散中四药等量,侧重调畅气机,疏理肝脾;本方重用柴胡,轻用甘草,将枳实改为枳壳,再加陈皮川芎香附重在行气疏肝,兼以和血止痛,为治肝郁血滞之良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肝郁气滞者。

注意

本方辛燥,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孕妇慎用。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

摘录
  • 叶小汉: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型失眠案
    杨某,男性,时年31岁。  睡眠欠佳2月。  【首诊证候】  近2月睡眠欠佳,眠浅,多梦,情绪低落,多思虑,烦躁,无口干口苦,饮水量一般,纳可,二便调。总是疑心自己有重病,甚至不敢量血压。舌边尖红,苔...

    求道

    畅读VIP

    605

    0

  • 悬葫碎金——逍遥散与柴胡疏肝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42

    0

  • 柴胡剂的衍变过程
    柴胡,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而本品更长于疏解半里半表之邪,故张仲景视柴胡为治疗少阳证之要药。他在《伤寒论》一书中,用此品先后制方数首(共制方八首),开柴胡剂之先河。小柴胡汤可推许为柴胡剂之首方,尔...

    求道

    畅读VIP

    474

    0

  • 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证验案三则
    朱文元主任医师从医近五十年来,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情志郁结而致气机紊乱之各种证,疗效显著,谨举验案三则供同道临证参考,并请指正。  胃脘痛案  仇某,女,44岁,1999年6月17日诊。胃脘胀痛2年余...

    求道

    畅读VIP

    899

    0

  • 简便廉验巧治病临床验案2则
    笔者一直在湖南省浏阳市基层医院工作,简便廉验是笔者临床工作特点。巧用经方和时方结合,辨证施治,对中医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及中医妇科病有很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典型案例一何某,男,49岁,2019年9月6...

    求道

    畅读VIP

    408

    0

  • 谈谈血府逐瘀汤
    韩老师:血府逐瘀汤其实就是四逆散的变方,四逆散是少阴经的,讲白了就是心经里面气滞血瘀的一个方,它有柴胡,可以枢转少阳的气机,也可以枢转少阴的瘀血,血府逐瘀汤适应症确实蛮广的。但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其实瘀血...

    韩振立

    四君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721

    0

  • 脂肪肝案
    卢某,女,40岁,自来水公司干部。1982年因胁痛,腹胀,心悸,经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985年因咳血在北京宣武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白术

    签约讲师

    423

    0

  • 阳痿验案三则
    一。王男,36岁,婚前有较长手淫史,近2年来,夫妻生活时阴茎萎软不挺,或则挺而不坚,不能顺利完成同房。四处求医,久服壮阳之品,除 则有效,久则无功,其妻亦有微词,患者自认为得了不治之症,不免忧心忡忡,...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13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