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医学心悟》

详细内容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

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

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

本方证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所致。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治当化痰熄风,健脾祛湿。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李东垣《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两味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综观全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但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本方亦系二陈汤加味而成,在原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之白术、平肝熄风之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之剂。


《医学心悟·头痛》中另有一半夏白术天麻汤,较本方多蔓荆子三钱,白术减为一钱,治痰厥头痛、胸膈多痰,动则眩晕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4.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方歌】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其他同名方

《脾胃论》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虚风上扰,致成痰厥头痛,证见头痛如裂,目眩头晕,胸脘烦闷,恶心呕吐,痰唾稠粘,气短懒言,四肢厥冷,不得安卧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带热服。

备注

方中人参、黄耆、白术补脾胃,养元气;干姜苍术半夏茯苓泽泻祛寒湿,化痰饮天麻定虚风,止眩晕神曲、大麦蘖面、陈皮理脾胃,助消化;黄柏以制苍术之爆,并能降内伏之虚火。配合成方,共奏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的功效。

摘录

古今医鉴》卷七: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半夏(制)4.5克 白术(炒)6克 天麻4.5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健脾化痰,平肝息风。主脾胃气虚,痰涎内停,虚风上搅,以致头旋眼黑,恶心烦闷,气促上喘,心神不安,目不敢开,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能安睡。

用法用量

生姜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七

《医学心悟》卷三: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半夏4.5克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各3克 甘草(炙)1.5克 生姜2片 大枣3个 蔓荆子3克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主痰饮上逆,头昏眩晕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

备注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为君;白术运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臣;橘红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为佐;甘草协合诸药为使。诸药相伍,共奏燥湿化痰,平肝息风之功。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半夏1钱半,白术2钱,天麻1钱,茯苓(去皮)1钱,橘皮1钱,苍术1钱,人参1钱,神曲(炒)1钱,麦糵(炒)1钱,黄耆1钱,泽泻1钱,干姜半钱,草果半钱。

功能主治

头眩恶心烦闷,气喘短促,心神颠倒,兀兀欲吐,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苦头痛眩晕身重如山,不得安卧。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1钟,食远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脾胃论》(人卫本)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

处方

黄柏2分,干姜3分,天麻5分,苍术5分,白茯芩5分,黄耆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术1钱,炒曲1钱,半夏(汤洗7次)1钱5分,大麦糵面1钱5分,橘皮1钱5分。

功能主治

温凉并济,补泻兼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主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舌苔白腻,脉弦滑。现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见有上述症状者。

临床应用

1.痰厥头痛: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佛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70-80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2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2.不寐:丁某某,男,46岁。失眠已三月余,精神恍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胸闷脘胀,嗳气泛恶,纳谷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腻微黄,脉滑数。治拟和胃宁心,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10g,清半夏白术枳壳黄连、橘皮各7.5g,茯苓远志麦芽、瓜萎、枣仁、竹茹各15g,水煎服。共进24剂,能正常人睡,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3.美尼尔氏综合征:张某某,女,70岁。冬月冒寒,头昏头痛,视物旋转10天。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证”,服药罔效。刻下眩晕未减,泛恶干呕吐涎沫,心悸气短,胸痞纳差,口中粘腻,舌尖发麻,屡欲更衣,大便量少而细软,形体丰腴,舌苔白腻,六脉濡弱,诊为风痰上犯,中气素匮。处方:法半夏天麻陈皮各10g,白术12g,茯苓党参山楂各15g,吴茱萸5g,生姜6g,炙甘草3g。眼药3剂,诸症大减,已不泛恶,继服3剂而愈。

用法用量

半夏茯苓天麻汤《卫生宝鉴》卷九)、白术半夏天麻汤(《扶寿精方》)、半夏天麻汤(《杏苑》卷四)、半术天麻汤(《简明医彀》)。①本方方名,《济生拔萃》本作“制半夏白术天麻汤”,《医方集解》引作“半夏白术汤”。②改为丸剂,名“半夏天麻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各家论述

1.《脾胃论》: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耆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泽、芩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孽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2.《医略六书》:脾气大亏,痰食滞逆,不能统运于中,故厥逆头痛眩晕不已焉。苍术燥痰湿以强脾;白术健脾元以燥湿;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固中,天麻法风湿以豁痰;泽泻泻浊阴以却湿;神曲食积开胃,麦芽化湿和中;茯芩渗脾湿;半夏燥湿痰;橘红利气和胃)生姜快膈散痰;黄柏湿热干姜温中气也,使气健脾强,则自能为胃行其津液,而痰厥自平,良远温服,俾痰化气行,则胃气融和而清阳上奉,头痛眩晕无不保矣。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痛眩晕之专方。

摘录
《脾胃论》(人卫本)卷下

《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

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甘草五分(1.5g)

用法

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功效

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

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

本方证为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古人云:“无痰不作眩”,风痰上扰,肝风内动,故眩晕头痛眩晕甚者,自觉天旋地转;痰阻气机,浊阴上逆,故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之象。脾湿生痰,为病之本;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为病之标。本方证重点是痰与风,故化痰息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方中以半夏天麻为君药,其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姜枣,以和中健脾。诸药合用,能使风息痰消,眩晕自愈。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属风痰上扰者。

功用鉴别

二陈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均能化痰,用治痰证。其不同点是:二陈汤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治湿痰证;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用治痰热互结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化痰息风,健脾祛湿,用治风痰上扰证。

方歌

半夏白术天麻汤陈皮苓草大枣姜,风痰眩晕头痛,息风化痰效果良。

  •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愈脑梗塞肢体麻木不仁案(何庆勇)
    郗某,男,76岁。初诊日期:2012年11月5日。主诉:发作性头晕3月余,加重伴左上肢麻木不仁1周。现病史:2012年7月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发作性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未予诊治,症状可自行缓解。1周...

    求道

    畅读VIP

    641

    0

  • 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验案(韩影 何勇)
    患者周某,女,22岁,2023年7月3日初诊。近10月反复头晕、脱发,相关专科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见:头晕、头昏,无头痛,脱发,心慌,胸闷气短,体倦乏力,项背部酸重,腰酸腰痛,纳食可,夜寐多梦易醒...

    求道

    畅读VIP

    461

    0

  • 闫镛教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
    卢某,男,55岁,职工。2015年5月20日初诊。患者1月前因过食肥腻出现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肢体沉重,舌苔滑腻,脉弦滑。患者素喜肥甘厚腻之品,形体肥胖,高脂血症...

    求道

    畅读VIP

    858

    0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耳石症(顾龙)
    冯妪,汉,农民,延安延川2023.07.12,小暑主诉与现病史:头眩晕站不稳2月余。夜晚休息不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加重,一思考,就着急起来。脉弦滑,舌淡苔厚白腻,中有苔剥,舌间裂纹,发红。舌根苔厚...

    求道

    畅读VIP

    931

    0

  • 半夏白术天麻汤运用经验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于清代著名医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该方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牛姜、大枣组成,功用为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风痰上扰证。突发性耳聋女,56岁,左侧耳中嗡嗡作响,耳鸣2...

    求道

    畅读VIP

    686

    0

  • 治“风痰上扰”证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新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祛痰剂,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本文笔者列举了运用本方临床辨证治疗癫痫、眩晕和中风的典型病例,为...

    求道

    畅读VIP

    606

    0

  •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应用体会(康秀丽)
    半夏白术天麻汤源自清代医家程仲龄《医学心悟》,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减治疗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明显疗效,举例如下。1、眩...

    求道

    畅读VIP

    586

    0

  • 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验举隅(李爱萍,周浩)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由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方为治疗风痰眩晕的常用方剂,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故为君...

    求道

    畅读VIP

    669

    0

  • 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王庆其)
    【原文】半夏白术天麻汤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芪  泽泻  人参已上各五分  白术 ...

    求道

    畅读VIP

    935

    0

  • 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的临床应用
    《医学新悟》半夏白术天麻汤【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运用】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求道

    畅读VIP

    449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