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取穴法:
第1步:正坐低头或俯卧位;
第2步:于枕部可摸到一突出的隆起(枕外隆突);
第3步:在该隆起下、后发际两条大筋(斜方肌)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痛感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刺灸法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607

0


白术
签约讲师

756

0

兼山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1260

0


白术
签约讲师

120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