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释名
采制
在拆修柴火仕(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1.灶心土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功能温脾胃、止血溢,为扶阳抑阴、温经止血之要药。对脾气虚寒,不能统血所致的吐血、衄血、便血等症见血色暗淡、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细者,本品能温中散寒、收涩止血。可单用,如《本草纲目•卷七•伏龙肝》载《广利方》方,以伏龙肝用水淘汁和蜜服,治吐血衄血。亦可配伍应用,《普济方•卷一百八十八•吐血》伏龙肝散,以此合地炉中土、多年垩壁土水煎服,治吐血泻血。若治便血属下焦寒损者,可配合干姜、阿胶、烧发灰、黄芩等同用,如《外台秘要•卷二十五•下焦虚寒及远血近血方》引崔氏伏龙肝汤。若血痢而同时兼腹痛、烦热、口干等热象,可用《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五•治血痢诸方》犀角散,以之合犀角、黄连、阿胶、艾叶等同为散服。本品还常用于妇女崩漏下血,经血不止及赤白带下,如《本草衍义•卷六》以此合阿胶、蚕沙为末,酒服,治妇人血漏。若治赤白带下,《本草纲目•卷七•伏龙肝》引《妇人大全良方》方,以本品合棕榈灰、龙脑、麝香等为末,以温酒或淡醋汤送服。若与阿胶、附子、白术、地黄等同用,即《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黄土汤,凡脾气虚寒的大便下血、吐血衄血、妇人崩漏等皆可应用。
2.灶心土能温中和胃而降逆止呕,常用于中焦虚寒、胃气不降而致呕吐者,如《本草纲目•卷七•伏龙肝》引《百一选方》用单味灶心土研细,米饮送服治反胃呕吐者;亦可与人参、白术、砂仁、陈皮等益气补中,醒脾止呕药配伍同用,如《类证治裁•卷三》比和饮,治胃虚呕吐。对妊娠呕吐,可单用,《本草蒙筌•卷八》以此捣细,调水服;亦可与苏梗、砂仁、竹茹等同用。
3.伏龙肝温中阳、和中州,能温脾涩肠以止泻,用于脾虚久泻,常配伍附子、干姜、白术等同用。亦可用于胎前下痢,产后不止之症,可用山楂肉、黑糖为丸,灶心土煎汤代水送服,如《张氏医通•卷十四•痢门》伏龙肝汤丸。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3.《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
4.《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5.《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6.《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7.《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别录》方之止妇人血崩,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
8.《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求道
畅读VIP

372

0


求道
畅读VIP

370

0


求道
畅读VIP

310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06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