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详细内容
组成:藿香叶七钱(21克)、山栀子仁一钱(3克)、石膏五钱(15克)、甘草三两(90克)、防风(去芦,切,焙)四两(120克)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手足口病、小儿厌食症等病症。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胃伏火熏蒸于上所致,方用生石膏入脾经清解伏火;栀子清热利尿除烦;防风疏散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藿香理气和中,化湿醒脾,与防风配伍,振复脾胃之气机;甘草和中泻火,可缓调中上二焦,使泻脾而无伤脾。全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方歌: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提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口唇奇痒案(宋鹭冰)
钟XX,女,40岁,成都市无线电机械学校教师。自述口唇奇痒难忍已半年,内服扑尔敏、B族维生素以及中药等,均未获效,于1979年5月8日来院初诊。证见唇色红而干燥,口气臭秽,脘腹胀满,大便干结,小便色黄...


求道
畅读VIP

539

0
藿香醒脾与黄连苦燥
泻黄散方中,用到藿香,没用黄连。关于方中藿香,方书多谓其“醒脾”。《汤液本草》中言其“入手足太阴经。……《心》云:芳馨之气,助脾开胃,止呕。”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娇嫩,用药稍有不慎即可影响其胃纳脾运...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99

0
泻黄散中防风的作用
方歌中有“泻黄散中用防风”一句。防风,在原方中用量独重。王旭高说:“重用防风者,能发脾中之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也。”脾热,治以泻脾,重用防风(约占全方总量的二分之一稍弱),无论如何作解,似乎并不符合临...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62

0
由泻白散,泻黄散这两个经典的“泻火”方,漫谈到中医伏火的问题
泻白散和泻黄散是中医两个经典的“泻火”方。泻白散和泻黄散都出自《小儿药证直决》,这两个中药都是中医泻火的名方,但是,泻白散泻的是肺中的伏火郁热,泻黄散泻的是脾胃中的伏火。这儿就涉及到中医中“火”的问题...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47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