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厌食是较严重的食欲不振,以较长时期原因不明的厌食、体重显著减轻为临床特征。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小儿多见于1〜6岁。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如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久病多病、损伤脾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绪变化、思虑伤脾,均可致厌食。

厌食症相当于中医所谓不食、恶食、不思食、不能食而瘦的范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清•董西园医级》认为,小儿厌食“揆其致病之由,缘父母娇养太过,纵恣成性”,“适遇此症,惟壮脾胃、推陈气”。可见本症以脾胃不和为主,日久可致脾虚失运,造成纳呆、消瘦之症。若有情志因素,则又需从肝脾不和论治,解郁理气、健脾和胃。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胃不和

1.临床表现:食欲明显减退,食则嗳气恶心,甚而呕吐,脘痞腹胀,大便干而不畅,小便如常。成人患者可见精神忧郁,默默不乐,夜寐不安,讳疾忌医等症。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滑或濡、缓。
2.病因病机:脾胃不和,胃不和则不食,脾失运则腹胀。
3.治法:运脾和胃。
4.方剂不换金正气散(《局方》)加减。
药物:藿香6〜10g,法半夏6g,苍术6〜10g,陈皮6g,茯苓10g,厚朴3〜6g,砂仁3g(后下),草豆蔻3g,神曲6〜10g。
方义:苍术运脾燥湿,厚朴理气除满,半夏陈皮和胃,砂仁草豆蔻醒脾化湿神曲消食开胃,茯苓健脾利湿。
加减:腹胀纳呆,加鸡内金、谷麦芽莱菔子消导开胃;呕恶者加姜竹茹、苏叶和胃止呕;大便干结者,加制大黄麻子仁丸通便导下;口水黏热或口甜者,加佩兰醒脾芳化。
5.变通法:可用平胃散二陈汤(均为《局方》)加减。

(二)脾胃虚弱

1.临床表现:厌食日益加剧,不思饮食甚而拒食,恶心呕吐,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感冒,四肢不温,大便秘结而数日一行。舌质淡,苔薄少津,脉虚缓或濡细。
2.病因病机:脾气虚而不能运化,胃气虚而不能纳谷,气血生化无源。
3.治法:健脾益气和胃。
4.方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药物:党参(或太子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3g,陈皮3〜6g,砂仁3〜5g,山楂10g。
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和胃,砂仁醒脾山楂消导增食。
加减:心悸气短者,加龙眼肉、枣仁养血宁心;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补肝;气短懒言者,加麦冬五味子补气养阴;呕吐恶心者加姜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纳呆不食者,加鸡内金神曲开胃。气血不足疲乏甚者,加黄芪当归白芍益气养血。气阴两虚口渴者,加乌梅天花粉生津。
5.变通法:身体虚弱,骨瘦如柴,不思饮食,卧床不起,面色无华,毛发脱落,心悸气短,舌淡,脉细弱。气血两亏、心脾不足者,可用归脾汤(《济生方》)加减。若气虚下陷,脘腹虚痞,不思饮食,易汗出、感冒者,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三)胃阴亏损

1.临床表现:不饥不食,食不知味,厌食呕恶,口干咽燥,皮肤干燥无光泽,毛发枯黄易脱落,面色萎黄、苍白,易烘热汗出,手足心热,心烦少寐,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小便黄短。舌质红而少津,舌苔少或花剥,甚而光红无苔,脉细数或濡细无力。
2.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或热病后,或久而不食,阴液无源,胃气津液以濡养,胃阴损伤所致。
3.治法:养胃增液,酸甘化阴。
药物:沙参10〜15g,麦冬10〜15g,石斛10〜15g,玉竹10g,白芍10g,乌梅6〜10g,甘草6g,麻仁10g。
方义: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养阴增液,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麻仁润肠通便。
加减:胃气虚弱者加太子参(或党参)益气,便秘者加玄参蜂蜜(冲)润肠,或用润肠丸吞服。口渴欲饮者,加芦根玉竹天花粉生津止渴;面色无华、皮肤干燥,头晕目眩,有血虚见证者,加当归生地养血。
5.变通法:若见形体消瘦、气短懒言,食不知味,烘热汗出,舌淡脉虚,以脾阴不足为主者,上方可合六神散(《三因方》)用。

【简易方药】

1.苍术陈皮神曲鸡内金佩兰山楂,等分研末。每次5〜10g,日2次。

2.小儿健脾丸,每次1丸;参苓白术丸,每次3〜10g,日2次。适于脾胃虚弱者。

3.曲麦枳术丸,每次3〜10g,日2次。适于脾胃不和者。

4.山药10g,山楂、内金、扁豆乌梅沙参白芍各6g,甘草4g。每日1剂,水煎服。适于胃阴虚者。

5.藿香佩兰槟榔山药扁豆白芷砂仁黄芪白术党参各等分,研末,每次服用5〜10g,日2次。

【推拿治疗】

1.推补脾穴5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分阴阳2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河水1分钟。适于脾运不健者。

2.推补脾穴5分钟,推补肾水5分钟,推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推清河水1分钟。适于脾胃虚弱者。

3.顺运内八卦3分钟,清胃3分钟,推清河水1分钟,运水入土5分钟。适于胃阴虚者。

4.捏脊治疗:患儿俯卧,施术者右手半握拳,伸入患儿背部,以食指、拇指提捏其脊柱皮肤肌肉,以脊柱为中心轴,从大椎到尾舐椎来回10次,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用食指、中指腹面分别旋转揉按脾俞8分钟和肝俞5分钟。每日1次,上午为宜,3日为1疗程。间歇1日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

外治法

处方:丁香、吴萸各30g,肉桂细辛木香各10g,白术五倍子各20g,研末。
用法:用5〜10g,生姜汁调糊状,外敷神阙,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
疗程:7〜10次为1疗程。

文献与评述

本症应鼓励病人少食多餐,主动进食,补充充足的营养。对进食困难者,应采用静脉输液或胃内插管输入营养液的方法。经治疗症情稳定后,可以辅以药物、饮食。用药宜运脾和胃为主,除煎剂外,应用散剂、合剂也是较好的剂型。在服用时,以多次频服为宜。同时配以推拿、外治等法,易于接受。

若见于成年人,精神负担过度和工作学习紧张为主要原因,尤以青年女子性格不稳定者为多,又称神经性厌食。对此,以解除这些病因为预防或减少本症发生的关键。保持患者精神愉快,避免外界精神刺激,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辅以太极拳、气功等方法进行综合调理,以冀早日康复。建立正确的健美观。部分患者对进食有顽固偏见与病态心理、有强制节食减肥的错误行为,要从心理与行为上予以纠正。女性患者有精神忧虑、胁痛乳胀等,可先用逍遥散(《局方》)合香苏散(《局方》)疏肝和胃,亦可用越鞠丸《丹溪心法》)合二陈汤(《局方》)。然后再用健脾和胃等法。

小儿厌食症较易治疗,对成人患者治疗则并非易事。除进行必要的中西医药物治疗之外,应加强床边护理,注意饮食摄入和营养,每次进食前后要专人监护,食后最好卧床休息。采取隔离措施,以早日培养患者主动摄食行为,建立正确的心理状态。
  • 李玉奇: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
    古人对小儿疳积有五疳之说,意在说明疳积可以影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与五脏功能失调相关的病理症状。首届国医大师,辽宁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李玉奇治疗小儿疳积症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

    求道

    畅读VIP

    268

    0

  • 蔡柏:二陈汤合理中汤治疗小儿厌食案
    李某,女,时年3岁。2017年7月10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儿贪凉,经常索食冷饮、雪糕等寒凉之物,加之喜吃水果,渐至不思饮食,且平素挑食,非厚味之物不食,不吃蔬菜,时腹胀腹痛,面色萎黄,便溏,...

    求道

    畅读VIP

    271

    0

  • 白长川:治疗儿童脾胃病经验
    “滞”是儿童脾胃病的主要病机  脾胃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种。滞与脾胃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曰:“欲令脾实,气无滞饱……宜甘宜淡。”白长川认为“滞”既可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侵犯脾...

    求道

    畅读VIP

    292

    0

  • 张奇文:小儿厌食的中医治疗
    一、中成药1.启脾丸,每次1丸,每日2~3次。用于脾失健运。2.醒脾养儿颗粒,每次2~3包,每日3次。用于脾胃气虚。3.磨积散,每次2~3g,每日2~3次。用于乳食积滞,消化不良。二、外治疗法白蔻、莱...

    求道

    畅读VIP

    614

    0

  • 小儿厌食从肝脾论治案(黎宝妃)
    一、病例摘要   姓名:张某,性别:女,年龄:2岁6月。就诊日期:2022年6月10日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主诉:食欲差1年。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差,无发热...

    求道

    畅读VIP

    876

    0

  • 余国俊:厌食症治疗
    男患,5岁,1993年12月5日初诊。其母诉称:患儿从3岁开始经常食鱼肝油及多种滋补营养品,喜吃零食,食欲渐差。近4个月来厌食,有时完全拒食。强迫其进食则呼叫,伴呕恶。医者嘱停服鱼肝油及一切补品,节制...

    求道

    畅读VIP

    653

    0

  • 黎炳南教授治小儿厌食经验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在较长时期内以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6岁以下小儿。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比率增多,过分娇生惯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有人称小儿厌食症...

    求道

    畅读VIP

    604

    0

  • 黄瑾明教授:壮医针灸治疗小儿厌食症
    通过临床资料收集整理与文献查阅方法结合小儿厌食的生理和病理,对黄老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辨证和遣方用药进行分析讨论。从调气、解毒、补虚、祛瘀等方面入手,打通三道两路,以疾消健体等,总结整理了黄老临证治疗...

    求道

    畅读VIP

    507

    0

  • 黑白丑方治偏食鼓如桴鼓
    岳美中黑丑、白丑各等分上药炒熟,碾筛取末,用时以一小撮药与糖少许喂服。此方为老友高聘卿所传,屡经投用,鼓如桴鼓。 ...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14

    0

  • 陈凤媚:肝脾同治法治疗小儿厌食案
    林某某,男性,时年5岁。初诊时间:2016年8月10日。  患儿出生后食量较正常小儿稍少。3年多前出现食欲不振,进食量少,挑食,需家长喂食方能进食小半碗,进食时间长。家长在当地医院就诊,曾使用健脾开胃...

    求道

    畅读VIP

    47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