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Cǎo Dòu Kòu

别名

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蔻(《本草从新》),大草蔻(《药材资料汇编》),偶子(《中药志》),草蔻仁、飞雷子、弯子(《广东中药》)。

来源及植物形态

草豆蔻,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豆蔻,至《雷公炮炙论》始名草豆蔻。为姜科植物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子。主产于海南、 广西等地。


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采制

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采得后晒至八、九成干,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宜置阴凉干燥处。


炮制:拣净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草豆蔻),须去蒂,取向里子后皮,用茱萸同于鏊上缓炒,待茱萸微黄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②《药类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辛,温,涩,无毒。"

《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归经:入脾、胃经。

《汤液本草》:"入足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行气,燥湿。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草豆蔻辛温而燥,能温化中焦寒湿,故脾胃寒湿偏盛者宜之。若中寒脘腹冷痛,泛吐清涎,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者,可配吴茱萸高良姜等温中之品;湿盛者配苍术厚朴等。若虚寒久泻,宜与肉桂干姜肉豆蔻等温中收涩药同用。本品亦可治疗痰饮,若冷痰呕逆,胸膈不利,以其配半夏陈皮生姜等。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

②《本草备要》:"忌铁。"

③《本经逢原》:"阴虚血燥者忌之。"

各家论述

1.《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2.《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3.《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4.《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5.《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逮,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6.朱震亨:"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


7.《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


8.《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产闽之建宁者,气芳烈,类白豆蔻,善散冷气,疗胃脘痛,理中焦。产滇、贵、南粤者,气猛而浊,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疠,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滞作胀闷及痛。"


9.《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若使郁热内成,及阴虚血燥者,服之为大忌耳。"

按语备注

草豆蔻虽有“豆蔻”之称,但为了避免与白豆蔻肉豆蔻相混,处方写草豆蔻为好。又处方习惯有的将白豆蔻草豆蔻写成“白豆叩”、“草豆叩”者,这不符合处方规范,应予纠正。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