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龙眼肉,始载于《本经》,原名龙眼。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主产于福建、广西、台湾、广东等地、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亦有栽培。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采制
7~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剥去果皮,取其假种皮。或将果实入开水中煮10分钟,捞出摊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昼夜,然后剥取假种皮,晒干。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1.心主血脉与神志,脾为后天生化之源。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倦乏力等症。龙眼肉甘温,入心脾二经,善补益心脾,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为滋补良药,心脾两虚用之尤宜,单用即可。临证多与人参、黄芪、当归、酸枣仁等益气养血安神之品同用,以增强药力,如《校注妇人良方 •卷二十四》归脾汤。亦可用治脾虚泄泻,以之与生姜水煎服即可,如 《泉州本草》方;若与白术、山药、炒顼仁等同用,则疗效更佳。
2.病久衰羸或老弱之人,常患气血不足之证,症见倦怠乏力,少气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等。本品通过补心脾,又能益气血,且甘甜平和,宜于久服,故治上述诸症可用。单用本品30g与白糖3g隔水炖服即效,其补气血之力不下参、黄;若素体多火,可于方中加入西洋参3g,则有补气血清虚火之妙,如《随息居饮食谱•果食类》玉灵膏 (又名代参膏)。若气血不足,又兼轻度阳虚者,可将龙眼肉泡入上好白酒中,百日后,日饮适量,如《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2.《别录》:"除虫,去毒。"
3.《开宝本草》:"归脾而能益智。"
5.《纲目》: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严用和《济生方》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
6.《药品化义》: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
7.《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
8.《本草通玄》:"润肺止咳。"
10.《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