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详细内容
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紫苏叶各四两(120克),甘草(炙)一两(30克),陈皮(不去白)二两(6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6克,入盐点服。
功用:理气解表。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运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体虚感冒、反流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方解:方中苏叶“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本方中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一药而兼两用,为君药。香附为行气开郁之要药,“通行十二经脉……解六郁而利三焦”,为臣药。苏叶得香附,则调畅气机之功益增;香附得苏叶,则能上行外达以祛邪。佐以理气燥湿之陈皮,既协助君臣行气滞,又化湿浊以行津液。甘草健脾和中,又调和药性,为佐使之用。本方解表药与理气药同用,行气结合化湿,用药兼顾肺、脾、肝三脏。
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本方苏叶尚有安胎作用,故妊娠感冒,用之亦较为适宜。
研究:现代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系统溃疡、胃肠神经症、结肠炎、三叉神经痛、紫癜、鼻衄、崩漏等病症。
田德禄活用香苏散临证经验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组成,功能是散寒解表、理气消滞,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气滞,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浮紧。当代人嗜食肥甘厚味...


求道
畅读VIP

339

0
香苏散的临床运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组成】香附子(炒香,去毛) 、紫苏叶各120克,甘草(炙)30克,陈皮60克(不去白)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19

0
香苏散的灵活应用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炙甘草、陈皮组成。香附与紫苏叶相配,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和血;陈皮理气化湿;炙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相合,有芳香辟秽,理气解表之功,全方药性平和,...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39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