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结肠炎是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因自身免疫反应、感染、遗传、精神等因素而引发。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严重者甚至大便秘结、数日内不通,并且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如果不及时医治,任其反复发作,8~15年内易发展成结肠癌

按临床表现程度

轻度

患者腹泻每日4次以下,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及贫血,血沉正常。

中度

介于中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

腹泻每日6次以上,明显黏液血便,体温在37.5℃以上,脉搏加快,血红蛋白<100g/L,血沉>30mm/h。

极重度

如在重度指标基础上血便每天在10次以上,血浆蛋白<30g/L伴严重中毒或消耗者为极重度。

按病因分类

分为感染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伪膜性结肠炎

感染性结肠炎

  • 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引起,为乙类传染病。

  • 急性阿米巴痢疾:阿米巴滋养体引起,患者可排出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缺血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

顾名思义,某段肠腔缺血所引起。

克罗恩病

为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会出现肛周脓肿、发热等表现。

伪膜性结肠炎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常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后出现。

病因

结肠炎是遗传、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精神方面因素引起,可能使结肠黏膜发生病变,在黏膜和黏膜下层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和浅表性小溃疡。溃疡严重者甚至会形成大溃疡,乃至穿孔,晚期也会使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变形,导致肠壁狭窄。

主要病因

绝大多数是遗传、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精神方面因素引起结肠炎发病。

遗传因素

结肠炎易发生于某些特定家族中,大约20%的结肠炎病患者的一级亲戚,即堂、表兄弟、姐妹或更亲近的亲戚,也患有结肠炎

自身免疫反应

某些体质的患者接触某些触发因素时,肠道内就出现过度的免疫反应,这种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肠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

精神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是结肠炎发病的原因,更是结肠炎疾病进展中加重病情的不利因素。结肠炎患者大多都具有心身疾病的三大基本病理特征,而且个性缺陷构成了结肠炎发病的易患体质和内在的易发病基础。

其他原因

目前还不清楚何种环境,或病原体、物质触发肠腔免疫反应过度,最后导致肠腔出现炎症。

症状

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都是结肠炎的主要症状,严重的甚至大便秘结,并且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典型症状

腹泻

早期症状是腹泻,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多见于晨起和餐后腹泻,少数患者还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

腹痛

轻度患者腹痛不明显,有的无腹痛,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在腹泻前出现腹痛,以胀痛为主,在腹泻后疼痛减轻。

便血

轻度患者大便表面可有血液附着,重者可能鲜血下流,十分危险,必要时需进行输血治疗。

便秘

有的患者会出现便秘,间隔4~5日才排一次便,粪便如羊屎样,重者即使吃泻药也无济于事。

其他症状

伴有饱胀感、腹胀、嗳气、反酸、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发热、心跳加速、衰弱、贫血等。

并发症

肠狭窄

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结肠炎患者,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结肠炎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或恶性。

肠穿孔

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严重型,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中毒性肠扩张

这是结肠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结肠癌

约5%的结肠炎患者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发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诊断

诊断标准
  • 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腹痛、腹泻甚至脓血便。

  • 粪便检查发现脓细胞、炎症细胞。

  • 结合肠镜检查,发现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可以明确诊断和病情程度。

鉴别诊断

肠结核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是因结核杆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而结肠炎未受到结核杆菌感染,通过结核菌素即可鉴别。

大肠癌

大肠黏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腹胀、贫血等,是警惕大肠癌的报警症状。通过肠镜活检可确诊,此也是与结肠炎的鉴别之处。

肠易激综合征

此类患者的粪便中有黏液但无脓血,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而结肠炎通过肠镜即可判断,以此为鉴别点。

治疗

结肠炎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应对结肠炎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治疗周期
轻症需短期治疗,部分患者持续、反复发作,需长期维持治疗。
药物治疗

5-氨基水杨酸

调节炎性因子的产生,包括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奥沙拉嗪、巴柳氮等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以抑制血管舒张、降低血管通透性、阻断白细胞向炎性组织迁移,包括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

免疫抑制剂

抑制免疫反应性炎症,包括包括硫唑嘌呤、环孢素A、6-巯基嘌呤、甲氨蝶呤等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的绝对指征包括不受控制的出血、穿孔以及结直肠癌或不适合内镜切除的病变。最常见的术式是全结肠切除术和回肠J-囊袋肛门接合术。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进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多种优势,减少了手术创伤、镇痛药物的需求、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和术中可视化的改善。

营养治疗

合理控制总热量

理想体重的估算公式为: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体重维持至理想体重的±5%左右。患者每天总能量根据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而定。

营养物质分配

  •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50%~60%,成年病人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50~400g,肥胖者酌情可控制在200~250g。

  • 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15%~20%,成年病人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0.8~1.2g;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或伴消耗性疾病者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者,需降至0.6~0.7g。

  • 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25%~30%,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总能量的10%,胆固醇摄入量lt;300mg/d。

  • 成人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5~30g/d,每日摄入食盐应限制在6g以下。

合理餐次分配

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和糖类、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后,按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4kcal,每克脂肪产热9kcal,将热量换算为食品后制订食谱,并根据个体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安排。

转归预后

结肠炎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年龄大,有并发症,病情重的预后不良。轻症患者对症治疗,可控制症状,重症患者需要手术。坚持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结肠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结语

特殊注意事项

因该病带来的多次腹泻状况,需要进行腹泻护理,依据自身病情程度酌情对肛门和周围皮肤进行相关的清洁工作。在清洗时动作要尽量保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到周围的皮肤。

预防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进行合理的预防,不能过度劳累,实现劳逸结合,针对部分急性发作患者应保证其得到及时的休息,以避免其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

早期筛查

结肠炎筛查人群

直系亲属中有相关炎性肠道疾病的高危人群;日常压力大、腹泻反复发作的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结肠炎筛查。首次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年重复筛查一次。

结肠炎筛查的方法

可先进行粪便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及致病菌。血常规检观察是否血沉加快,肠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黏膜改变。

预防措施
  •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

  •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 保持心情愉快,采取合理的方式减压。

  • 注意天气的变化,适当进行保暖,避免着凉。

文献摘要

[1]安阿玥.肛肠病学[M].第3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17(02):118-118.

[2]陈延.溃疡性结肠炎[M].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2019(1):57-57.

[3]赖文元.结肠炎诊断依据是什么[J].科学养生,2020,23(1):41-42.

  • 彭景星直肠炎治验一则
    刘某,女性,33岁。近5年常泻粘液溏便,经纤维结肠镜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炎、回肠末端炎及炎性细胞浸润,多方医治少效,于2002年5月2日来诊。患者身形消瘦,肢凉乏力,食少脘痞,或兼呕逆,口苦干不饮,...

    求道

    畅读VIP

    163

    0

  • 赵荣莱:慢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案
    杨某,女,26岁。2003年11月6日初诊。【主诉】反复腹泻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曾因腹泻、黏液脓血便,在友谊医院查结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治疗1个月,病情好转出院,常因劳累、情绪紧张腹泻...

    求道

    畅读VIP

    166

    0

  • 李德新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一、病因病机1.感受外邪致泻 李氏认为北方气候虽多寒冷干燥,但到了夏季,也可有暑湿之邪.不可忽视。因脾喜燥而恶湿,外感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脾失健运,水谷混杂而下,以致发生泄泻。古有“湿多成五...

    求道

    畅读VIP

    160

    0

  • 周平安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周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医案1则2011年3月18日初诊。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十余年,反复发作腹痛、腹泻、便下粘液脓血。近二周病情复发加重,晨起时腹痛肠鸣,排出大便水状,夹杂脓血、白色黏液,便后腹痛稍减,每日...

    求道

    畅读VIP

    176

    0

  • 王嘉麟:清热解毒、利湿化滞、健脾益气治愈儿童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于某,男,9岁。初诊∶1999年12月17日。主诉及病史∶腹泻伴黏液血便四月余,大便每日4~5次,曾于1个月前行结肠镜检查;直肠(肛内10cm范围内)见12个大型溃疡,每个直径为1.0cm,底红少苔,...

    求道

    畅读VIP

    172

    0

  • 王嘉麟:益气健脾、利湿清热治愈高龄慢性溃疡结肠炎一例
    陈某,男,75岁。初诊日期∶2002年4月8日。主诉及病史∶间歇性脓血便4~5年,2002年4月初行结肠镜检查诊为"慢性溃疡结肠炎",曾住院治疗,症状时轻时重,目前脓血便日5~6次,伴小腹坠痛,肠鸣,...

    求道

    畅读VIP

    172

    0

  • “温中健脾、涩肠止泻”法治疗免疫性肠炎案(唐荣志)
    罗某,男78岁,因“腹泻2月余”于 2024-04-20 09:23住院。缘患者既往有膀胱恶性肿瘤及前列腺恶性肿瘤病史,1年前曾在我院住院行动脉化疗+内分泌治疗。好转出院后于我院门诊规律行免疫治疗。近...

    求道

    畅读VIP

    191

    0

  • 董明国:温中散寒,健脾止泻法治疗肠辟案
    梁某某,女,时年72岁,于2020年10月01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2年前无明显因出现解稀烂大便,5-6次/天,伴粘液,偶有便鲜血,无腹痛胀,无反酸气,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胸心悸,无发...

    求道

    畅读VIP

    223

    0

  • 李乐愚教授查房医案——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许承业)
    谭某,85岁,女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史3年余,规律服用“美沙拉秦肠溶片 1g po tid、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2# po tid、米曲菌胰酶片 1# po tid”、注射“维得利珠单抗”2-3月...

    求道

    畅读VIP

    255

    0

  • 郝建军:健脾止泻,清热解毒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案
    钟某某,男性,时年27岁,于2023年3月17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自述腹泻病史长达7年,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长期口服美沙拉嗪治疗,但病情反复。主要表现为每日大便4次,稀烂便,时有...

    求道

    畅读VIP

    260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