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雷公炮炙论》: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颗小,雌颗大,似枣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2.《开宝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广州送丁香图,树高丈余,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雕。医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药尔。......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3.《本草经疏》: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凛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齿疳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自除。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
4.《本草通玄》:丁香,温中健胃,须于丸剂中同润药用乃佳。独用多用,易于僭上,损肺伤目。
5.《本草新编》: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直中阴经之病,最宜用之,但不可用之于传经之伤寒也。
6.《得配本草》:丁香,得五味子治奔豚,配甘蔗、姜汁治干呕。肉桂温能发表,丁香温能和胃。
7.《药性论》:"治冷气腹痛。"
8.《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9.《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10.《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
11.《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12.《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13.《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15《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16.《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17.《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