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足临泣 ZúLínqì,出《灵枢·本输》。足:足部;临:治理;泣:泪水,目之所出。穴在足部,善治眼疾,故名。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取穴法:
第1步:坐位或仰卧位,小趾向上跷起;
第2步:在足背4、5跖骨间可触及一条索状筋(小趾伸肌腱);
第3步:在此筋外侧缘,足4、5跖骨结合部前方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足背筋膜、趾短伸肌、骨间背侧肌。皮肤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足中间皮神经双重分布。足背皮薄,活动度大。皮下组织结构疏松,皮下筋膜中走行有足背静脉网及大小、隐静脉的起始部。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背深筋膜,在趾长伸肌腱至第4、5趾的肌腱之间,经趾短伸肌腱外侧,入骨间背侧肌。
刺灸法
配伍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厥,四逆,喘,气满,风,身汗出而清,髋髀中痛,不可得行,足外皮痛,临泣主之。疟日两发,临泣主之。胸中满,腋下肿,马刀瘘,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颔腮肿,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胸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大风目外眦痛,身热痱,缺盆中痛,临泣主之。月水不利,见血而有身则败,及乳肿,临泣主之。
《针灸大成》: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痛头旋,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类经图翼》: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
《医宗金鉴》: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疼合头眩。
《玉龙歌》:两足有水临泣泻。


求道
畅读VIP

260

0

王家祥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436

0


求道
畅读VIP

1082

0


求道
畅读VIP

1215

0


白术
签约讲师

5315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44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