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取穴法:
第1步:正坐;
第2步:过乳头的垂直线直上可触及一长骨(锁骨);
第3步:在此骨上方有一凹陷(锁骨上窝),该凹陷中点,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气管前筋膜、臂丛。上方有颈横动脉。分布着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臂丛的锁骨上部。皮肤由颈丛锁骨上中间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颈外静脉及面神经颈支支配的颈阔肌。该处由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肩胛舌骨肌和锁骨之间形成锁骨上窝。窝底的浅层有颈外浅静脉穿颈深筋膜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深层有臂丛,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顶和肺尖。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方剂汇www.fane8.com],令人喘咳逆。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热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针灸甲乙经》:肩痛引项,寒热,缺盆主之。寒热沥适,胸中满,有大气,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肩引项不举,缺盆中痛,汗不出,喉痹,咳嗽血,缺盆主之。腰痛不可俯仰,先取缺盆,后取尾骶,刺入三分,留七唿,灸三壮,刺太深,令人逆息。
《针灸大成》: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溃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