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凡不由自主地嚼咬舌头,称为啮舌

 

啮舌与“弄舌”不同,弄舌是指舌在口中频频吐弄,发病时神志清楚,多发生于小儿;啮舌指自咬舌头,发病时神识昏糊,不论成人、小儿,凡抽搐动风者均可发生。常人偶尔发生啮舌,不属病态。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热盛动风啮舌:自咬舌头,牙关紧急,高热抽搐,手足躁扰,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苔焦黑起刺,脉弦数。

风痰上扰啮舌: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抽搐咬舌,甚则流出鲜血,小便失禁,旋即自行清醒,舌苔白腻,脉弦滑。

鉴别分析

热盛动风啮舌与风痰上扰啮舌:两者都因风邪为患,皆可见抽搐动风之症。但热盛动风啮舌多见于温病极期,热极生风,上扰清空,横窜经络,痉厥频作,伴见啮舌;风痰上扰啮舌多见于癫痫发作期,由于肝风挟痰,随气上逆,痰蒙清窍,风阳扰动,抽搐时常发生啮舌。二者鉴别也不难:前者啮舌常伴高热神昏发狂等肝经热盛动风之症;后者啮舌常无热抽搐,且呈发作性,醒后一如常人。热盛动风啮舌治宜清热凉肝熄风,方选羚羊钩藤汤;风痰上扰啮舌治宜祛风化痰定痫,可用“定痫镇痛合剂”合 “蝎娱片”等,收效甚佳。

文献与评述

中医临证备要》:“自咬舌头,为‘内风’证状之一。《内经》上说:人之自啮舌者,此厥逆走上,脉气皆至也。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用神圣复元汤加减。”

 

舌鉴辨正》:“黑烂自啮舌,藏府热极兼受秽毒也,患杨梅疮者多有之,他证罕见,宜三黄银花承气等剂,土茯苓作茶饮治。如不效则将如旧说所云,黑烂而频欲啮必烂至根而死也。”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