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延胡索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其功既能入血分以活血祛瘀,又能入气分以行气散滞,尤以止痛效用卓著。《本草纲目•卷十三•延胡索》有“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之说,以示其应用广泛。可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各种疼痛证。①临床上常与川楝子配伍同用,用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脘腹疼痛,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金铃子散。②妇女气滞血瘀之脘腹作痛,月经不调,多与当归、蒲黄、赤芍、肉桂、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活血通经、行气止痛,如《济生方•卷六》延胡索汤;若产后恶血凝滞,脐下作痛,可与当归、肉桂配伍同用,以温经祛瘀止痛,如《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延胡索散。③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胸阳被遏,心脉瘀阻,则胸痹心痛,与瓜蒌、连白、郁金等同用,能祛瘀通阳止痛;胁为肝之分野,肝疏泄失常,气滞血瘀,则胸胁疼痛。与柴胡、芍药、枳壳等同用,能疏利气机、活血止痛。④风寒入络则经络气血不利,关节活动受碍,亦可致周身疼痛,以本品与当归、肉桂等配伍,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方如《仁斋直指方》舒筋散:或与当归、桂枝、赤芍等同用。⑤寒凝肝脉,寒疝腹痛,与小茴香、台乌药等行气止痛之品同用。⑥延胡索温通辛散,能治内外上下血气不通之证。治跌扑外伤瘀痛,可单味为末,酒送服;或与乳香、没药、当归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忌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经疏》:"经事先期及一切血热为病,法所应禁。"
③《本草正》:"产后血虚或经血枯少不利,气虚作痛者,皆大非所宜。"
各家论述
1.《雷公炮炙论》:"治心痛欲死。"
2.《日华子本草》:"除风,治气,暖腰膝,破症癖,扑损瘀血,落胎,及暴腰痛。"
3.《开宝本草》:"主破血,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运,暴血冲上,因损下血,或酒摩及煮服。"
4.《医学启源》:"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5.《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6.《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7.《本草经疏》:延胡索,温则能和畅,和畅则气行;辛则能润而走散,走散则血活。血活气行,故能主破血及产后诸病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之所以不调者,无他,气血不和,因而凝滞,则不能以时至,而多后期之证也。腹中结块,产后血晕,暴血冲上,因损下血等证,皆须气血和而后愈,故悉主之也。崩中淋露,利守不利走,此则非与补气血药同用,未见其可。
8.《本草汇言》:玄胡索,凡用之行血,酒制则行;用之上血,醋制则止;用之破血,非生用不可;用之调血,非炒用不神。随病制宜,应用无穷者也。
9.《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然此既无益气之情,复少养营之义,徒仗辛温攻凝逐滞,虚人当兼补药同用,否则徒损无益。
10.《本草正义》:延胡,虽为破滞行血之品,然性情尚属和缓,不甚猛烈,古人必以酒为导引,助其运行,其本性之不同于峻厉,亦可想见。而又兼能行气,不专于破瘀见长,故能治内外上下气血不宣之病,通滞散结,主一切肝胃胸腹诸痛,盖攻破通导中之冲和品也。
11.《海药本草》:延胡索,主肾气,破产后恶露及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能散气,通经络。蛀蚛成末者,使之惟良,偏生产后病也。
按语备注
对延胡索的功效,历代认识略有不一。宋《开宝本草》谓其“主破血,产后诸痛因血所为者,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血晕,……”主要强调其破血祛瘀之功。至明代对其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三•延胡索》发明项中提到延胡索“人手足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认为其效极佳,“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明确指出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并赞赏有加地言道,其“能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
延胡索的炮制品目前多以醋制为主。生用、酒制、炒炭少用。延胡索醋制可提高其止痛的活性成分生物碱的溶出率,增强镇痛作用。有将生用、醋制不同炮制品的延胡索,用于醋酸扭体法的小鼠镇痛实验,比较两者镇痛作用。结果显示,醋制延胡索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生品,证实醋制能提高延胡索的止痛之功。


求道
畅读VIP

540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

0

茯苓
畅读VIP

632

0


求道
畅读VIP

662

0

四君人参

700

0

刘茜檬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08

0

凤翅
签约讲师
作者授权
畅读VIP

57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