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胃虚弱
2.病因病机:吐泻或汗下误治,或喂养不当,脾胃虚弱,土虚木乘,化风致搐。
3.治法:温中健脾,扶土抑木。
加减:四肢不温甚而手足厥冷,腹冷面白灰滞,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川椒,煨姜改为干姜,以温阳散寒、扶助中阳。抽搐频发者,加天麻、僵蚕息风止痉。腹泻日久者加升麻、葛根升提中气。纳呆食少者,加砂仁、蔻仁、神曲、山楂开胃增食。
5.变通法:若阳虚甚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三因方》)合大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减,药用附子、干姜、党参、白术、川椒、肉桂,温阳理中。若胃阴虚,肝阳亢,皮肤干枯,目眶凹陷,啼哭无泪,口渴烦躁,手足蠕动,舌干红,脉细数,用连梅汤(《温病条辨》)加减,酸甘化阴、柔肝息风,药用黄连、乌梅、麦冬、白芍、生地、阿胶、天麻、钩藤等。
(二)肝肾阴虚
3.治法: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药物;白芍10〜15g,阿胶10g(佯冲),龟甲10〜15g(先煎),鳖甲10〜15g(先煎),牡蛎10〜15g(先煎),生地10〜15g,五味子3〜6g,麻仁10g,麦冬10〜15g,炙甘草6〜10g,鸡子黄1枚(冲)。
加减:喘加人参益气,汗多加浮小麦、龙骨敛汗,心悸加茯神、人参、小麦安神,均益气之药。潮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丹皮退虚热,凉血养阴。热甚者加黄连、黄芩清热。肢体抽搐,拘挛强直者,加全蝎、僵蚕、地龙息风止痉。
(三)脾肾阳虚
3.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5.变通法:待阴寒之证瘥后见形神疲惫,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皮肤枯槁无泽,舌淡脉虚,指纹淡,为气血不足、脾肾俱虚者,可用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白芍、枣仁、山萸肉、枸杞子、补骨脂等,补益脾肾。
(四)肾精亏损
2.病因病机:肾精不足,元气亏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3.治法:固本培元,益阴潜阳。
【简易方药】
【针灸治疗】
(―)灸法
疗程: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适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者。
(二)毫针法
疗程同上。适于肝肾阴虚,肾精亏损者。
【推拿治疗】
秦昌遇治慢惊风案
一儿九岁,忽患手足抽掣动摇,弄舌吐沫,面白唇青。或作风治,或作惊治,或作火治,或作痰治,杂用珠、犀、金、石,牛黄、琥珀、蜈蚣、全蜴等药几殆。余诊之,右手脉沉弱而无力,左手脉滑大,此脾虚生风之症,理宜大...


求道
畅读VIP

126

0
李东垣治小儿惊风案
时初冬,一小儿二岁,大寒证,明堂青脉,额上青黑,脑后青络高起,舌上白滑,喉鸣而喘,大便微青,耳尖冷,目中常常泪下,仍多眵,胸中不利,卧而多惊,无搐则寒。补阳汤:黄柏、橘皮、葛根、连翘、蝎梢、炙甘草以上...


求道

286

0
慢惊风案(温存厚)
余四子年三岁时,因大病后阳虚气弱,时作吐泻,致成慢惊。午间四肢微动,至三更后,忽而四肢冰冷,沉迷僵卧,气息奄奄。急用逐寒荡惊汤浓煎频灌,幸能下咽。须臾,腹中辘辘有声,四肢微动,天明复苏。随用健脾温中固...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02

0
民国名医刘蔚楚经典医案之九-婴儿慢脾风医案(赖海标)
婴儿慢脾风久受大热补案病者:姪女妹姑,年周岁,住广东香山县病名:慢脾风原因:仲夏夜半,有叩门声,纳入,则希明堂弟妇杨氏,使人请诊其女之病也,女仅周岁,弟妇抱坐于床。症候:面色纸白,口鼻气冷,睛闭口开,...


求道
畅读VIP

638

0
酸枣仁汤治惊风
张孟林医案:陶某,男,7岁。1983年9月17日就诊。患儿近半年经常夜间抽风。近日白天亦发。四肢抽动,上肢为重,每次数分钟,不吐白沫,神清疲倦颈软,舌淡红、苔黄腻,口苦,脉弦细。此乃肝胆湿热,扰乱心神...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59

0
惊风后遗症
宋某,2岁,石家庄人。一年前,高热持续四日,其间惊厥六次,经消炎、解热、激素等治疗,发热始退。此后出现脑不灵。耳失聪,咿呀学语之孩变成哑童。1978年4月24日初诊。面色青黄,形容惊惧,哭闹不宁,喜夜...


白术
签约讲师

430

0
田雁华:印堂穴的临床应用
...

四君人参

867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