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用法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相关条文
金匮(1条):
【10.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各家论述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暖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健其中脏,以大祛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
《千金方衍义》:
虚寒积聚之治,此方最力,故《千金》效《金匮》用之,其方中人参辅椒、姜温散之法,人皆得之。至于胶饴为助满之首列,而反用以治病呕不能食,是专用助满之味,引领椒、姜、人参为泄满之通使。
《医方论》:
非人参不能大补心脾,非姜、椒不能大祛寒气,故曰大建中。又有饴糖之甘缓以杀姜、椒之辛燥。非圣于医者,不辨有此。
《金匮要略释义》:
《本草经》谓蜀椒主邪气,温中,逐痹痛,下气。夫大寒乃邪气也。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法当温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又宜下气,故舍蜀椒莫与,从而可知中不受温,痛痹之不必下气者,则非蜀椒所宜矣。干姜亦温中之品,此证沉寒痼冷之在中者,性动而猖,其势向上,因用蜀椒复佐以干姜,镇以静而抑之使平。有谓附子驱寒止痛,何以舍而不用?曰:夫向上者,阴中有阳,实中有虚,何则?呕为实而有火之证,呕而不能饮食,中气大伤,自不得以附子攻也。爱用人参、饴糖补其虚乏。方名大建中汤者,宜矣。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11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43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1110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54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1054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59

0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1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