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法:
第1步:俯卧或仰卧位,足趾屈曲;
第2步: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可见一凹陷,即为本穴。
解剖
深层有足底弓。分布着第二趾底总神经。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短屈肌、第二蚓状肌、(踇)收肌、骨间跖侧肌。足底皮肤坚厚致密,由足底内、外侧神经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和营养。跖腱膜的浅面发出许多纤维束崆彼下筋膜内的脂肪,止于皮肤,其深面向足底深层肌发出两个肌间隔,分别止于第一、五跖骨,将足底分为三个足筋膜鞘。针经皮肤,皮下筋膜穿跖腱膜,入中间鞘内的上列结构。足底外侧神经支配收肌、足底骨间肌;足底内侧神经支配趾短屈肌和第二蚓状肌。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男子如盅,女子如阻,身体腰嵴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
《针灸甲乙经》:胁肋痛,取之涌泉与阳陵泉。腰痛、大便难,涌泉主之。肩背头痛时眩,涌泉主之。咽中痛、不可内食,涌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涌泉、然谷主五趾尽痛不能践地。涌泉、然谷主喉痹,梗咽寒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痛大便难,心中结热,风疹风痫,心痛不嗜食。
《肘后歌》: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伤寒痞气结胸中,两目昏黄汗不通,涌泉妙穴三分许,速使周身汗自通。
《通玄指要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089

0

王家祥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90

0


白术
签约讲师

625

0

岐黄炎后人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732

0

四君人参

568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