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症候
营卫壅闭黄汗:汗出如黄柏汁,发热,身肿困重,皮中如有虫行,口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沉。
湿热蕴积黄汗:汗出色黄,发热,身微肿,胁痛,纳呆,口苦,溲赤,舌苔黄腻,脉弦滑。
鉴别分析
营卫壅闭黄汗:多由身热汗出,卫虚营郁,热与水搏;或遇雨淋,或以冷水洗浴,使肌肤闭郁,营卫为之室遏。故见发热,身肿,困重,皮中如有虫行,水气内停,则气不化湿,津不上承而口渴,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治宜宣通郁滞,调和营卫,方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湿热蕴积黄汗: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因内湿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积,熏蒸脾胃,故见汗出而黄、发热、口苦、胁痛、纳呆、溲赤、苔黄、脉弦滑等湿热表现,即《医宗金鉴》所谓:“黄汗微肿皆湿热”。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加味玉屏风散加减。
以上二证,一为汗出入水,营卫塞闭所致,一为湿热内蕴,熏蒸脾胃而成。一在肌肤之表,一缘脾湿内蕴;前者宜调营卫以祛表湿,后者宜清湿热,营卫通,湿热除,则黄汗自愈。但临床上亦有仅汗出染衣而黄,别无他症者,可选用蔓菁散治疗。
益气固表、清热利湿治疗黄汗案(李文瑞)
李某,男,65岁。患黄汗半年有余,稍动则出。汗出染衣,色黄,纳食尚可,大便调,夜尿略多。舌淡红,苔薄白黄,脉细弦。证属外有表虚,内有湿热。治以益气固表,清热利湿。方拟玉屏风散合栀子柏皮汤加味:生黄芪3...


求道
畅读VIP

639

0
龙胆泻肝汤治黄汗病
黄汗病是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汗证,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肝胆湿热郁伏熏蒸肌肤引起。诚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所云:“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

茯苓
畅读VIP

4707

0
嗜食芒果致黄汗治验
芒果甘酸性温,中医谓之“发物”,多食易引起皮肤瘙痒,皮疹及胃肠不适等湿热症状,但出现黄汗较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介绍如下。陈某,女,10岁,于1997年5月20日初诊。患者近1个月来大量嗜食芒果,出现...

茯苓
畅读VIP

496

0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
胡希恕医案:韩某某,女性,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变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变已确信无疑。其人面色黧黑,胸胁串痛,肝脾肿大,腰胯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苔白腻,脉沉细。黄疸指数...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95

0
黄芪芍桂苦酒汤治黄汗
胡希恕医案:李某某,女性,30岁,工人。因长期低烧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未效。证见口渴,出黄汗,恶风,虚极无力,下肢肿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71

0
中医聊天对答录(4)之你还在出黄汗吗?
祖国医学最讲援物比类,从物象中寻求医药的道理。因为中医学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相应。用物理来解释医理,在祖国医学中时常见到。例如,一般用于药物和诊断治疗的五行归类。肾主水,色黑,凡药物色黑而多汁...

刘茜檬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93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