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释名
娱蚣旧称天龙。习惯以足呈红棕色者质优,故有赤足娱蚣之称。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性味归经
功能主治
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
1.蜈蚣辛温有毒,性善走窜,能通达内外,搜风定搐之力甚强,为息风止痉的要药。用治急慢惊风、破伤风、中风、癫痫等证,常与全蝎相须为用。治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以本品与全蝎等份,研末吞服,如止痉散。治破伤风,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者,可用撮风散(见全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五》蜈蚣星风散,是以本品为主药,配合南星、防风等同用。治癫痫抽搐,火盛者配黄连、龙胆草;痰多者与天竺黄、贝母同用。治风邪中经络之口眼喎斜,以蜈蚣配白附子、防风、僵蚕,或配半夏、南星、白芷内服,以祛风化痰定搐。亦可焙干研末,用猪胆汁调敷患侧。
2.本品有较强的攻毒散结作用,为外科常用之药。如《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拔萃方》不二散,以本品同雄黄配伍,外敷恶疮肿毒;《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蜈蚣》引《枕中方》配以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痹疡溃烂。《新方》结核散,配合全蝎、土鳖,共研细末服,治骨结核。《本草纲目•卷四十二•蜈蚣》引《海上方》用本品和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蜈蚣多作外敷用,但也可内服,如 《经验方》瘰疬散,即以本品配全蝎、鹿角粉、胡桃仁等共为末,黄酒送服,4 天后用羊蹄根,水煎去渣,打入鸡子1枚,1次服食,治颈淋巴结核。
此外,又可用治毒蛇咬伤,如症见头晕眼花,四肢痉挛者,可用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亦可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3.蜈蚣有良好的通络止痛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者,可在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通络药中加入本品,对通络镇痛有良好效果。用于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多与天麻、川芎、僵蚕、当归等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2~5g。研末吞服,每次0.5~1g。古籍有蜈蚣入药去头足用,但也有认为头部药力较强,据临床经验,以全体入药者力大,所以不必去头足。
外用:适量,可研末用或油浸涂敷患处。
注意:
1.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如血虚发痉,小儿慢惊当忌用。一般认为:蜈蚣温燥而毒胜全蝎,孕妇应用应持谨慎态度。
2.蜈蚣毒液内主要含有两种与蜂毒相似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蜈蚣内服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脏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
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脉搏缓慢,心悸,呼吸困难,体温及血压下降,昏迷等。
解救方法:①凤尾草100g、金银花100g、甘草20g,水煎,分 2 次服,4 小时1 次,1 日2 剂。②脉搏缓慢,呼吸困难时,用参附汤加味,人参10g (或党参30g),附子10g、五味子10g、甘草10g。水煎,分2 次服,每4 小时1次,每日2 剂。③有过敏现象者,可用抗组胺药及镇静剂,严重者可用可的松类激素。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
2.《抱朴子》:"末,以治蛇疮。"
3.《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4.《日华子本草》:"治症癖。蛇毒。"
5.《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
6.《纲目》:"按杨士瀛《直指方》云,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又云,瘭疮一名蛇瘴,蛮烟瘴雨之乡,多毒蛇气,人有不服水土风气,而感触之者,数月以还,必发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为上药,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并陆羽《茶经》载《枕中方》治瘰疬一法,则蜈蚣自能除风攻毒,不独治蛇毒而已也。"
7.《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疮甲(俗名鸡眼)。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瘀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瘀,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
8.《本草述》:"治疠风。"
9.《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求道
畅读VIP

353

0


求道
畅读VIP

729

0


求道
畅读VIP

567

0


求道
畅读VIP

548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20

0


白术
签约讲师

772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252

0

四君人参

601

0

四君人参

1084

0

四君人参

70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