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原文

麻黄 (去节) 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 (炙) 三两,桂枝 (去皮) 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 (洗) 半升。

拆算现代剂量

麻黄(去节)45g,芍药45g,细辛45g,干姜45g,甘草(炙)45g,桂枝(去皮)45g,五味子40g,半夏(洗)65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嘻者,去麻黄,加附子 (炮) 一枚。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 (去皮尖) 半升。

备注

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 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相关条文

伤寒(2条):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3条):
【12.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12.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22.7】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各家论述

成无己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注解伤寒论》)


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方有执

夫风寒之表不解,桂枝麻黄甘草所以解之。水寒之相搏,干姜半夏细辛所以散之。然水寒欲散而肺欲收,芍药、五味子者,酸以收肺气之逆也。然则是汤也,乃直易于散水寒也。其尤龙之不难于翻江倒海之谓欤。(《伤寒论条辨》)


许宏

议曰:伤寒表不解,则发热:心下有水气,则干呕而干咳,此乃水气与寒邪相搏而成。此症也,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皆有水气内攻也,故与此方主之。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芍药行荣而散表邪,以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为使,而行水气止呕咳,以五味子之酸而敛肺之逆气,以甘草之甘而和诸药为佐。经曰: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者,此也。谓之曰小青龙者,以其能发越风寒,分利水气,越超乎天地之间也。(《金镜内台方议》)


喻昌

风寒不解,心下有水气,水即饮也,水寒相搏,必伤其肺,或为多证者,人身所积之饮,或上、或下、或中、或热、或冷,各不相同,两肺同为总司,但有一二证见,即水逆之应也。于散风寒涤水饮药中,加五味子之酸以收肺气之逆,干姜之辛,以泻肺气之满,名曰小青龙汤,盖取其翻波逐浪以归江海,不欲其与云升天而为淫雨之意也。后人谓小青龙汤为发汗之轻剂,毋乃昧其旨乎?(《尚论篇》)


柯琴

此于桂枝汤大枣之泥,加麻黄以开玄府,细辛水气半夏除呕,五味干姜以除咳也。以干姜生姜者,生姜之味气不如干姜之猛烈,其大温足以逐心下之水,苦辛可以解五味之酸。且发表既有麻黄细辛之直锐,更不籍生姜之横散矣。若渴者是心液不足,故去半夏之燥热,加瓜蒌根之生津,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与喘者,病机偏于向里,故去麻黄之发表,加附子以除噎,荛花、茯苓以利水,杏仁以定喘耳。两青龙俱两解表里法,大青龙治里热,小青龙治里寒,故发表之药同,而治里之药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在五苓治水畜而不行,故人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为水郁折之也。奉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伤寒附翼》)


汪琥

伤寒表不解发热,其人风寒之邪正盛,止因咳呕气逆,而汤中既用芍药之酸以收之,复用五味子半升以敛之,今医稍知药性者,例不敢用,仲景于当日独用之,何也?或云五味子宜用南产黄色者,取其味辛多而酸少也,斯言亦近乎理。(《伤寒论辨证广注》)


周扬俊

小青龙汤涤饮药也,人既风寒两受,乃以麻黄桂枝各半汤治之足矣。不知素常有饮之人,一感外邪,伤皮气而蔽肺气,则便停于心下,而上下之气不利焉。于是喘满咳呕相因而见。而这竟一汗之,外邪未解,里证转增,何也?为水气所持,不能宣越故也。况水饮停蓄者,中州必不健运,才兼外感,遂令上逆,尚可徒以风药上升作患乎?于是以五味子收金,干姜散阴,半夏去水,此不易之良法也。而尤妙在用细辛一味,细辛为少阴经表药,且能走水。人之水气,大抵发源于肾,故少腹满,小便不利,因而作喘,安知少阴不为遗害,乃以细辛搜豁伏邪,走而不留,而后已上主散之药皆灵动也。(《伤寒论三注》)


尤怡

大青龙合麻桂而加石膏,能发邪气除烦躁,小青龙无石膏,有半夏干姜、芍药、细辛五味能散寒邪行水饮,而通谓之青龙者,以其有发汗蠲饮之功。夫热闭于经,而不用石膏,汗为热隔,宁有能发之者乎?饮伏于内,而不用姜、夏,寒与饮搏,宁有能散之者乎。芍药、五味不特收逆气而安肺气,抑以制麻、桂、姜、辛之势,使不相惊而相就,以成内外协济之功耳。(《伤寒贯珠集》)


王晋三:

小青龙汤,治太阳表里俱寒,方义迥异于大青龙之治里热也。盖水寒上逆,即涉少阴,肾虚不得已而发表,岂可不相绾照,独泄卫气,立铲孤阳之根乎?故于麻、桂二汤内,不但留芍药之收,拘其散表之猛,再复干姜五味太阳之气,监制其逆;细辛半夏辛滑香幽,导纲药深入少阴,温散水寒,从阴出阳。推测全方,是不欲发汗之意,推原神妙,亦在乎阳剂而以敛阴为用,偶方小制,故称之曰小青龙。(《绛雪园古方选注》)


黄元御

伤寒表证不解,而水停心下,阻肺胃降路,胃气上逆而生干呕,肺气上逆而生咳嗽,或火升金燥而为渴,或气阻肺胀而为喘,或浊气上嗳而为噫,或清气下泄而为利,或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急,凡此皆水气瘀格之故,宜小青龙汤甘草培其中气,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风木,半夏降逆而止呕,五味细辛干姜降逆而止咳也。(《伤寒悬解》)


吴谦

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泥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从汗而解。佐半夏逐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若渴者,去半夏加花粉,避燥以生津也。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少腹满,俱去麻黄,远表以就里也。加附子以去噎散寒,则噎可止。加茯苓以利水,则微利少腹满可除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吴昆

表不解者,头痛发热身痛尚在也。伤寒曾渴,饮水过多,故心下有水气,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名曰水气。则有形之水已散,但无形之气仍在耳,故无物可吐而但有声;或咳,或噎,或喘,皆水寒射肺故也。青龙者,东方木神,主发育万物,二方以发散为义,故名之。麻黄桂枝甘草,发表邪也;牛夏、细辛干姜,散水气也;芍药所以和阴血,五味所以收肺气。(《医方考》


汪昂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短气不得卧(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属太阳表证。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不解三字该之。内有水饮,则水寒相抟,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水停则气不化、津不生,故渴;水渍肠间,故下利;水蓄下焦,故小便不利而少腹满;短气者,气促不能相续,与喘不同,有实有虚、有表有里,此为水停心下,亦令短气水气内渍,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金匮》云: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又云:膈土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丹溪治许白云脾疼胯痛而短气,大吐下之,二十日吐胶痰一桶而安)。


麻黄(去节)、桂枝、芍药(酒炒)、细辛甘草(炙)、干姜三两,半夏、五昧子半升。渴去半夏,加花粉(半夏温燥;花粉苦寒,去热生津);喘去麻黄,加杏仁(喘为气逆;麻黄发阳,杏仁降气);形肿亦去麻黄。(喘胖形肿,水气标本之病,故并去之);噎去麻黄,加附子(经曰:水寒相抟则噎,附子温经散寒);小便秘麻黄,加茯苓便秘忌发汗,宜渗利)。


此足太阳药也,表不解,故以麻黄发汗为君,桂枝甘草佐之解表,为佐;咳喘,肺气逆也,故用芍药酸寒,五味酸温以收之(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发汗以散邪水,收敛以固真水);水停心下则肾燥,细辛干姜辛温,能润肾而行水(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细辛又为少阴肾经表药);半夏辛温,能收逆气,散水饮,为使也。外发汗,内行水,则表里之邪散矣(此证为水寒相抟而伤肺,若寒从外出,而水不内消,必贻异日之患。《金匮》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小青龙汤并主之。程郊倩曰;水气之渴与白虎汤中之渴,不特寒热有殊,亦且燥湿各异。《金匮》云:先渴后呕者,水停心下,小青龙汤主之,不治渴而专治水,水去,而渴自止矣。李时珍曰:仲景治伤寒太阳证表未解,心下有水而咳,干呕发热,或喘或利,小青龙汤主之;表已解,有时头痛恶寒,心下有水,干呕痛引两胁,或喘或咳,十枣汤主之。盖青龙散表邪,使水从汗出,《内经》所谓开鬼门也;十枣逐里邪,使水从二便出,《内经》所谓洁净府、去陈莝法也)。(《医方集解》


费伯雄

此方全为外有风,内蓄水而设。所以不用石膏者,因水停胃中,不得复用石膏以益胃之寒。故一变而为辛散,外去风而内行水,亦名曰青龙者,亦取发汗,天气下为雨之义也。(《医方论》)


柯韵伯:

寒热不解而咳,知内有水气射肺;干呕,知水气未入于胃,而在心下也。心下为火位,水火相射,则水气之变幻不可拘。如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噎、或喘;留于肠胃,则小便不利,而少腹因满矣。惟发热而咳,为定证,故于桂枝方去大枣之泥,加麻黄以开腠理细辛水气半夏除呕,五味干姜以除咳。若渴者,是心火盛,故去半夏之燥热,加栝蒌根以生津。若微利与噎,小便不利与喘者,病机偏于向里,故去麻黄之发表,加附子以除噎,芫花茯苓以利水,杏仁以定端耳!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水郁折之也;本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细绎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古今名医方论》)


赵以德:

溢饮之证,《金匮》云当发其汗,小青龙汤治之。盖水饮溢出于表,营卫尽为之不利,必仿伤寒营卫两伤之法,发汗以散其水,而后营卫行,经脉通,则四肢之水亦消,必以小青

龙为第一义也。《金匮》妙法如此。(《古今名医方论》)

  • 医案纪实:老妇慢性咳嗽六剂愈(李刚)
    患者罗某莲,女,57岁,因天气变化,诉咳嗽咳痰一月余,加重5天。于2023年10月25来我院,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收住住院治疗。患者患多年的老慢支。西医查肝肾功、肺炎支原体抗体均正常,血脂...

    岐黄炎后人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382

    2

  • 小儿久咳案(王滢 孟繁甦)
    何某,女,3岁,2022年9月2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8月余。现病史:患儿8月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在外院长期雾化治疗,症状可稍减轻,但反复难愈。咳嗽夜间剧,发作时连咳2-3声,甚至10余声,午前...

    求道

    畅读VIP

    72

    0

  • 胸腔积液案(三先生)
    刘,女,45岁。2023.10.21胸闷痛,阵咳少痰半月十多天前,因发热,咳嗽,被诊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期间发现少量“胸腔积液”,出院时提示:肺部“片影”未完全吸收,胸腔积液较前稍增。嘱继续用抗生素...

    白术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68

    0

  • 小儿肺炎后咳嗽不止案(三先生)
    金姓男孩,11岁。2023.10.8咳嗽、鼻塞求治。前因“肺炎”住院十余日,出院二天,又发低热,用退热药热退,咳嗽、鼻塞不减。现,咳嗽有痰,色黄白,量少粘着,不易咯出,鼻塞,身有微汗,饮食二便尚可。苔...

    白术

    签约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74

    0

  • 小青龙汤治久咳案(徐守愚)
    剡西(属绍兴嵊州)丁家舜年乃郎安澜(丁舜年的儿子丁安澜) 咳嗽病 治案(戊辰七月十二日)据述自五月患咳嗽证,至七月医治罔效,渐加身热气急,胃减肉削,呕恶频频。医者咸谓痨瘵[zhài ](痨病)将成,不...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93

    0

  • 史欣德教授讲授大小青龙汤
    各位晚上好,小相不用那么隆重,我只是谈谈我自己个人的一点理解啊,大家临床可以试试,用的对或者不对,大家多批评,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把这个方子用好就行了!我先说一下小青龙汤的运用体会。因为我是科班出生的,...

    求道

    畅读VIP

    93

    0

  • 裴永清:小青龙汤加减治哮喘
    王某某,女,19岁,外地来京打工青年。1990年8月5日初诊.患者自诉已患哮喘病5年之久,发作时胸闷气喘,张口抬肩,咳嗽痰多,每因感冒着凉或贪凉饮冷而发,曾被医院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性哮喘”本次...

    求道

    畅读VIP

    73

    0

  • 聂惠民:《伤寒论》方药解析 小青龙汤证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

    求道

    畅读VIP

    341

    0

  • 新冠瘟疫条辨第八条:小青龙汤证
    新冠瘟疫条辨第八条:小青龙汤证 ...

    凤翅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04

    0

  • 痰饮——伏饮案(张灵芝)
    患者:肖先生,24岁,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2017—09—25初诊。 主诉:咳嗽痰多、怕冷、无汗、腰软、精神不振反复5年余。 现病史:5年来反复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怕冷,无汗,腰...

    求道

    畅读VIP

    359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