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Dàn Zhú Yè

别名

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冬(《闽东本草》)。

来源及植物形态

淡竹叶,始载于《滇南本草》。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的干燥茎叶。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多有野生。


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采制

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归经

性味:甘淡,寒。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归心、胃、小肠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1.心经有热则烦,胃经有热则渴。本品能清泄心、胃热邪,故可用于热病心烦口渴之证。可配伍麦冬芦根天花粉等用。淡竹叶体轻气薄,亦能清上焦气分热邪。


2.淡竹叶为轻清之品,清上彻下,心与小肠相表里,借其清心与小肠热邪作用以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以及心火下移小肠而小便不利、灼热涩痛诸症,可与木通车前子生地黄等同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9-15g。


注意: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各家论述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按语备注

淡竹叶竹叶虽非一物,但二者性效相近似,即均能清热除烦及利尿通淋,不过比

较而言,竹叶清心胃除烦热作用较强,而淡竹叶尤长于清热利尿。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