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乙肝病毒(HBV) 携带者,大多由于脾肾不足,抗毒能力缺陷,不能排毒外出,以致毒邪留恋肝经,郁久化热,伤及肝阴,甚而导致血瘀、肾亏,以致迁延难愈。
临床观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给辨证带来很大困难。尽管乙肝病毒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人体能否感染HBV、感染后趋向如何,与内在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上不应仅仅局限于强调某一指标的转阴,而应从整体着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HBV感染状态。故扶正祛邪始终是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热毒蕴结
1.临床表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体质壮实,无明显不适,或经仔细询问与观察,有尿黄、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缓或弦数。
2.病因病机:HBV邪毒蕴结肝经,化热生火。
3.治法:清热解毒。
药物:金银花15g,连翘10g,野菊花10g,板蓝根10g,虎杖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30g。
方义:金银花、连翘、野菊花、板蓝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虎杖、土茯苓泄毒清利。
加减:可选龙胆草、蝉蜕、山豆根、草河车、半枝莲、大青叶等1〜3味加入。
(二)肝气郁滞
1.临床表现:自感右胁或两胁胀痛,甚或胸脘部胀满不舒,嗳气不畅,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食后或气恼时胀痛加重,少数病人有少腹胀痛。舌苔白厚而腻,脉弦。
3.治法:疏肝理气。
药物:柴胡10g,枳壳10g,青皮3g,陈皮5g,八月札10g,橘叶10g,茯苓15g,郁金10g,虎杖15g,蜂房10g。
方义:柴胡、枳壳、青皮、八月札、橘叶、郁金疏肝理气,陈皮、茯苓健脾和胃,虎杖、蜂房有改善免疫功能作用。
加减:胸脘部胀满加木香、白豆蔻、谷芽理气,竹茹、半夏和胃,夹湿加薏苡仁、茵陈化湿,兼热加连翘、白花蛇舌草清热。
5.变通法:兼有脾虚,大便溏软,乏力神困,上方去青皮、八月札、橘叶、郁金,合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健脾益气和胃。肝气郁热者,可用化肝煎(《景岳全书》)加减,药用白芍、丹皮、山栀、青皮、陈皮、川贝等疏肝化热。肝气郁结,已有瘀滞者,见面色黯,肝区痛,舌黯或有瘀斑,可用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加减,药用柴胡、赤芍、当归、水红花子、鳖甲、山甲、天花粉、瓜萎、鸡内金、制大黄、橘叶、郁金、白花蛇舌草、虎杖等化瘀解毒。
(三)湿热毒蕴
1.临床表现:胁痛口苦,心烦易怒,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数。
3.治法:清热化湿。
4.方剂:茵陈蒿汤(《伤寒论》)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加减。
药物:茵陈30g,炒栀子10g,炒大黄10g,黄连10g,黄芩10g,赤芍10〜15g,虎杖30g,白花蛇舌草30g。
方义:茵陈、栀子、大黄、黄连、黄芩清热解毒,赤芍凉血散瘀,虎杖、白花蛇舌草有抑制HBV的作用。
加减:大便秘结不通者,用生大黄代炒大黄通下;小便黄短加薏苡仁、车前草、猪苓、茯苓、滑石、甘草利湿。湿甚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腹胀纳呆,苔白腻者,去赤芍,加厚朴、苍术、砂仁、鸡内金、谷麦芽燥湿健脾。
5.变通法:肝郁化火生毒、湿热互阻者,症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或弦滑,可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合茵陈蒿汤(《伤寒论》)。药如龙胆草、青黛、夏枯草、栀子、茵陈、大黄、黄芩、郁金、金银花、紫花地丁、虎杖、板蓝根、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利湿热、泻肝祛毒。
(四)营血热毒
1.临床表现:夜间烦热不安,咽燥口干而不引饮,皮肤有少量红疹者。舌红绛无苔,脉象细数。血分热毒较显,肌肤觉热,烦扰不宁,尿黄便秘,皮肤疹点色深,或有鼻衄,妇女月经色黑有块。舌质黯或有瘀斑,脉象数或沉涩。
2.病因病机:热毒入于营血,血分有热,血热外泄故有皮肤红疹等。
3.治法:清营解毒。
药物:水牛角30g(镑,先煎),生地黄15〜30g,赤芍15g,丹皮10g,玄参10〜15g,板蓝根10〜15g,丹参10〜15g,紫草10g,白茅根30g。
方义:水牛角清营解毒,生地、玄参养阴清热,赤芍、丹皮、紫草凉血散瘀,板蓝根清热解毒,丹参化瘀宁心,白茅根清利泄热。
加减:可选大黄、虎杖、草河车、大青叶、野菊花等药二三味加入。
5.变通法:轻症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方加减,药用生地黄、丹参、竹叶、甘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茵陈、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青黛、虎杖、蜂房等,较上方凉血清营作用弱,而解毒清热药物较多。
(五)脾气虚弱
1.临床表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之体质较弱,食欲较差,食后腹胀,周身倦怠乏力,肢体软弱、不耐劳作,大便溏软。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2.病因病机:肝病易乘脾,脾气虚弱,生化无源故气短乏力、肢体软弱。
3.治法:益气健脾。
药物:黄芪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15g,山药10〜15g,莲子10g,薏苡仁15〜30g,甘草3g,陈皮5g,谷芽10g,白豆蔻3g,灵芝10〜15g,蜂房1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莲子、薏苡仁、甘草健脾益气,陈皮、谷芽、白豆蔻和胃理气,灵芝、蜂房有改善免疫功能作用。
加减:见心悸失眠者,加龙眼肉、五味子养心安神;食后腹胀不消化,加山楂、麦芽消导化食;肝区隐痛或不舒者,加木瓜、白芍酸甘化阴以养肝阴;有郁热者,加少量龙胆草、夏枯草解郁清热。
5.变通法:可用六神散(《三因方》)加木瓜、白芍益气健脾、抑木扶土。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之脾气虚而自汗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无华,舌苔薄白,脉弱者,可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合牡蛎散(《局方》)加减,益气固表,药如生黄芪、白术、防风、西洋参、五味子、生牡蛎、浮小麦、黄精、蜂房、白芍等。
(六)肝阴血虚
1.临床表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之阴虚体质者,偶有肝区不适,劳累时自感右胁或两胁隐隐作痛,休息后可减轻或缓解,疼时喜按喜揉,患者常以手按之。可伴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象沉细或略数。
2.病因病机:素体阴虚,毒邪留恋肝经,郁久化热,阴血愈虚,肝络失养,故两胁隐隐作痛,不耐疲劳。
3.治法:滋补肝阴。
4.方剂:一贯煎(《柳州医话》)合二至丸(《证治准绳》)加减。
药物:女贞子10g,旱莲草10g,枸杞子10g,五味子10g,沙参10g,麦冬10g,石斛10g,白芍10g,木瓜10g,砂仁3〜6g,陈皮5g,甘草3〜6g。
方义:女贞子、旱莲草养肝和血,枸杞子、五味子、白芍、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沙参、麦冬、石斛养阴生津,砂仁、陈皮和胃理气。
加减:失眠多梦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头晕目眩者加桑椹子、何首乌养血补肝,兼郁热加少量牡丹皮、山栀。
5.变通法:肝肾阴虚者,可用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用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滋肾阴,清肝热,疏肝气,养肝血。
(七)肾阳虚亏
1.临床表现: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之阳虚体质者,面色㿠白、精神不振,自汗畏寒,腰膝冷痛酸软,头晕耳鸣,男子可见阳事举而不坚、早泄等,女子可现性欲淡漠等。舌淡苔白,脉沉细。
2.病因病机:素体阳虚,内寒自生,无以托邪外泄,久则肾阳亏乏。
3.治法:温肾通阳,益气托邪。
药物:黄芪15g,肉桂5〜10g,菟丝子10g,淫羊藿10〜15g,仙茅10〜15g,补骨脂10〜15g,枸杞子10〜15g,山茱萸10〜15g,五味子10〜15g,蜂房10〜15g,当归10〜15g。
方义:黄芪、肉桂益气助阳托邪外泄,菟丝子、淫羊藿、仙茅、补骨脂温肾助阳,枸杞子、山茱萸、五味子、当归滋肾补肝,蜂房兴阳泄毒。
加减:肾阳虚甚可加淡附子、巴戟天、锁阳、肉苁蓉温润助阳。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性欲淡漠,可加紫石英、阳起石或蛇床子兴阳。脾气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有瘀血者加丹参、穿山甲化瘀活血,有湿者加苍术、薏苡仁、茯苓化湿。
文献与评述
现代研究常从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以及抗病毒、抗肿瘤中药中寻找抗乙肝病毒药物,如栀子、黄芩、车前子、茵陈之清热利湿,大青叶、板蓝根、土茯苓、山豆根、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蜂房和五味消毒饮之清热解毒,苦参、丹皮、赤芍、紫草之凉血清热,升麻、葛根、柴胡、贯众之用治病毒性疾病等。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加用,可以有利于HBeAg的转阴,提高临床疗效。
用体外实验方法,筛选抗病毒中药发现蚕砂、虎杖、贯众、败酱草、鱼腥草、大黄、黄柏等对HBs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抑制HBV-DNAP及降解HBV-DNA的体 外实验方法,发现对HBV-DNAP直接抑制率达到和超过50%的中药有菊苣、木瓜、北野菊、大蓟、仙鹤草、丹参、夏枯草、栀子、丹皮、赤芍、紫草、青蒿、秦皮、黄连、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蚤休、虎杖、山豆根、鱼腥草、白头翁、半枝莲、兰花香茶菜、连翘、黄芩、火炭母、板蓝根等28种,对HBV-DNAP直接抑制率在25%〜50%的有:金钱草、龙胆草、马齿宽、龙葵、谷精草、生地、蟛蜞菊、白薇、土茯苓、射干、鸦胆子、黄药子、苍耳、瓜萎、土贝母、大果龙葵、白花蛇舌草等18种。对16种中药进行HBV-DNA降解实验研究,其中能降解25%以上定量DNA的有蒲公英、木瓜、火炭母、蚤休、夏枯草、紫草等。
儿童乙型肝炎抗原携带者多表现为营养不良、面色不华、发育迟缓的疳积类型,多属肝郁脾虚或肝瘀肾虚型。应以疏肝健脾补肾为主;经调治患儿会逐渐面色转润,营养状况改善,乙型肝炎抗原转阴。在治疗抗原携带者时,切忌单纯为追求抗原转阴,不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一味克伐攻下、苦寒泻火,也不宜单纯长期用五味子或垂盆草及其制剂。应遵循中医整体辨证用药的原则进行调治。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不仅要详察病机与辨证,还要考虑肝功能改变、病毒复制时机、机体免疫状态等。一般说转氨酶显著增高时可适当应用清解药如茵陈、蒲公英、虎杖、车前草等,肝功能异常明显时应在补气养血中配合凉血活血药;病毒复制期的病例应重用甘寒凉血解毒药;非病毒复制期,保护性抗体反应差者可重在健脾补肾;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重在补气、健脾、益肾,用黄芪、人参、党参、仙灵脾等;体液免疫反应亢进,有免疫复合物损害者应加重凉血活血药;血脂高者可配以清肝利胆、化滞消痰之品,如金钱草、决明子、青黛、山楂、白矾、郁金等。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21

0


求道
畅读VIP

504

0


求道
畅读VIP

428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85

0


求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71

0


求道
畅读VIP

52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3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056

0


求道
畅读VIP

483

0


求道
畅读VIP

525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