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紫石英,始载于《本经》。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CaF2)。主产于浙江、甘肃、山西、江苏、湖北等地。
采制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治虚劳惊悸,咳逆上气,妇女血海虚寒不孕。
1.紫石英性甘温质重,为温润镇怯之品。用于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可与党参、茯苓、酸枣仁等同用;治痰热所致的癫痫抽搐,可与牡蛎、寒水石、龙骨、大黄等同用,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风引汤。
2.本品性温,入肺经,有温肺寒、平喘嗽的功效。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气喘之证,可与干姜、五味子、胡桃肉等温肺定喘药同用,以增强其温肺平喘的作用。肺肾两虚之咳逆,取本品温肺暖肾、镇慑降逆,可配伍熟地黄、胡桃肉、五味子等同用。
3.肾阳不足,虚寒内生、冲任不固,男子可见元阳虚衰,腰酸肢楚,头目眩晕;女子可见宫冷不孕及崩漏带下等证。本品能温肾暖宫,并能温通冲、任二脉。常与肉灰蓉、山茱萸、当归、党参等温肾固涩,补气养血药同用治疗上述病证。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心腹咳逆(’咳逆’一作’呕逆’)邪气。补不足,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2.《别录》:"疗上气,心腹痛,寒热邪气,结气,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镇下焦,止消渴,除胃中久寒,散痈肿。"
3.《药性论》:"女子服之有子,主养肺气,治惊痫,蚀脓,虚而惊悸不安者,加而用之。"
4.《本草再新》:"安新安神,养血去湿。"
5.《本草便读》:"温营血而润养,可通奇脉,镇冲气之上升。"
6.《本草图经》:"《乳石论》无单服紫石者,惟五石散则通用之,张文仲有镇心单服紫石煮水法,胡洽及《千金方》则多杂诸药同用,今方家用者,惟治疗妇人及治心病药时有使者。"
7.《纲目》:"紫石英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心主血,肝藏血,其性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别录》言其补心气,甄权言其养肺者,殊味气阳血阴营卫之别,惟《本经》所言诸症,甚得此理。"
8.《本草经疏》:"紫石英,心属阳而本热,虚则阳气衰而寒邪得以乘之,或为上气咳逆,或为气结寒热、心腹痛,此药温能除寒,甘能补中,中气足,心得补,诸证无不瘳矣。惊悸属心虚,得镇坠之力,而心气有以镇摄,即重以去怯之义也。其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无子者,盖女子系胎于肾及心包络,皆阴脏也,虚则风寒乘之而不孕,非得温暖之气,则无以去风寒而资化育之妙。此药填下焦,走肾及心包络,辛温能散风寒邪气,故为女子暖子宫之要药。补中气,益心肝,通血脉,镇坠虚火使之归元,故又能止消渴,散痈肿。""紫石英其性镇而重,其气暖而补,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寒虚不孕者,诚为要药。然止可暂用,不宜久服,凡系石类皆然,不独石英一物也。"
按语备注
白石英:为石英类之一种六角系棱柱状白色结晶之矿石。性味甘微温。功能温润肺气,适用于肺痿咳逆上气之症。一般用量为9-15g,煎服。


求道
畅读VIP

539

0


求道
畅读VIP

325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774

0

四君人参

560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06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