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Qín Pí

别名

岑皮(《淮南万毕术》),梣皮(《别录》),樊槻皮(陶弘景),秦白皮(《药性论》),蜡树皮(《中药志》),苦榴皮(《全展选编·皮肤病》)。

释名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秦皮》:“秦皮本作梣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此为名,人讹为桪木,又讹而为秦木。或曰本出秦地,故得秦名也。高诱注《淮南子》云:“梣,苦枥木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秦皮,始载于《本经》。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产于东 北、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

采制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块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①《本经》:"苦,微寒。"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纲目》:"气寒,味苦,性涩。"


归经:入肝、胆经。

①《纲目》:"厥阴肝、少阳胆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1.本品苦寒兼涩,燥中有敛,其清热解毒燥湿之功可用于:①湿热及热毒泻痢,里急后重,常与白头翁黄连等伍用,如《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白头翁汤。②亦可用于治疗湿热带下,如《本草汇言》以之同丹皮为末,炼蜜为丸服。


2.清肝火以明目,消肿,退翳,可用于目赤肿痛或生翳膜诸症,可单用煎汁洗眼,或与黄连竹叶等用。


3.近年亦用于气喘咳嗽,有平喘及止咳、祛痰之效,可单用,或配合其他清肺止喘咳药应用。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剂。

外用:煎水洗。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大戟为之使。恶茱萸。"

②《药性论》:"恶苦瓠、防葵。"

③《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2.《别录》:"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

3.《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疼痛,风泪不止;治小儿身热:作汤浴。"

4.《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5.张元素:"治女子崩中。"

6.《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7.《纲目》:"梣皮,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此药乃惊、痫、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淮南子》云:梣皮色青,治目之要药也。又《万毕木》云:梣皮止水,谓其能收泪也。高诱解作致水,言能使水沸者,谬也。"

8.《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别录》方止男子精虚,妇人崩带;甄氏方又治小儿惊痫身热,及肝热目暗,翳目赤肿,风泪不止等疾;皆缘肝胆火郁气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浊气分清,散气收敛。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泪出;治妇人科,定五崩,止血带;治大方科,止虚痢,敛遗精;治小儿科,安惊痫,退变蒸发热。"

9.《吉林中草药》:"治肠风下血。"

10.《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11.《陕西中草药》:"治麦粒肿。"

按语备注

1.秦皮黄连皆有治热痢、消目赤肿痛的功效,但黄连苦寒清热之力较大,且能泻心火,止呕除烦,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秦皮则性涩收敛,可用于湿热带下。


2.与上述秦皮品种同属的小叶白蜡树Fraxinus bungeana DC.、秦岭白蜡树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等树皮亦作秦皮入药。但国内不少地区以胡桃科落叶乔木植物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之树皮作秦皮用。其性味、功效虽与秦皮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宜作秦皮应用。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