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崩中漏下,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阴痿不起,补不足。"
2.《别录》:"疗男子茎头寒,阴下湿痒,去臭汗,消水肿。"
3.《药性论》:"补肾气精乏,腰疼膝冷,湿痹,能暖女子子宫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4.《日华子本草》:"治带下,温疫,冷气,补五劳七伤。"
6.《医学入门》:"能助人阳气,主男子下虚阳衰乏。"
7.《纲目》:"散诸热肿。"
8.《纲目》:阳起石,下焦虚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张子和《儒门事亲》云:喉痹急速,相火之病也,相火龙火也,宜以火逐之。一男子病缠喉风肿,表里皆作,药不能下,以凉药灌入鼻中,下十余行,外以阳起石烧赤,伏龙肝等分,研极细末,日以新汲水调扫百遍,三日热始退,肿始消。此亦从治之道也。
9.《本草经疏》:阳起石,补助阳气,并除积寒宿血留滞下焦之圣药,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腹痛,及男子茎头寒,阴痿不起,阴下湿痒。真阳足,则五脏之气充溢,邪湿之气外散,故并去臭汗也。《别录》又主消水肿者,盖指真火归元,则能暖下焦熏蒸糟粕,化精微,助脾土以制水也。
10.《玉楸药解》:"治寒疝。"
按语备注
近年有人提出阳起石不宜人药,值得重视和研究,现节录于下:
究其来源,无论原矿物阳起石或阳起石石棉,均为石棉类矿石。石棉是致癌物质之一。据《光明日报》1981年12月24日第4版 “石棉代用材料” 一文说:“石棉是致癌活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在石棉板、石棉纸等石棉制品生产过程中,石棉灰尘长期吸入人体之后,会引起肋骨癌和腹癌,特别是对吸烟者更可能促使得肺癌。据欧洲共同体保守的估计,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每年大约有五百人由石棉引起癌症。”如此强烈的致癌物质,尽管按传统习惯其使用方法有生用、煅用两种,且以煅用者居多,但煅来煅去,直“煅至红透”,仅失去水分,终不失石棉本性。临床应用虽多入丸散内服而外用罕见,但最终皆被人体所吸收。如此,既不改变本性,又为人体所吸收,其致癌之弊毋庸置疑。远在宋代,寇宗熊在《本草衍义•卷五》阳起石条文中指出:“凡石药冷热皆有毒,正宜斟酌。”即暗示阳起石有毒。国外早有阳起石不宜作药品之论,如1935年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在阳起石一药的国外学说项下即指出:“英美学说谓阳起石内含钙、镁、铁、养玻酸等质,别无功用,不可作药品。”但并未引起重视,不少医者治疗阳痿不孕患者,仍常将阳起石作为首选必选之品,岂不知受害者甚多。虽然个别患者服阳起石丸或含有阳起石的育龟丸等,亦可奏效于一时,然因系复方,阳起石杂于众药之中,究为何药之效则很难得知。
另 ,阳起石的类同品阴起石,据 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志•第四分册》载,其原矿物为一种短纤维的石棉类矿石—滑石片岩,常与阳起石相伴而生,亦为中医治阳痿之药,处方虽较阳起石少用,但实际上在有些地区却与阳起石混用,使不少人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