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白细胞减少症,无原发病,可出现疲劳、全身乏力等。继发性者,包括各种感染、多种药物诱发、化学物质中毒、放射线损伤、造血系统疾患和累及骨髓的恶性疾病、先天遗传疾病等,均可引起本症发生。


本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自觉乏力、头晕、倦怠,易发生感染而有发热等症状,属中医虚劳等范畴。多因素体亏虚,禀赋不足,或外感病邪,或药物所伤,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所致,病及心、肝、脾、肾四脏,而以脾肾为主。在临床上大多属于虚证,以补虚扶正为治疗大法,重在益气补血、调补脾肾。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气血两亏

1.临床表现:周身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舌苔薄,舌质淡,脉细弱。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禀赋亏虚,或伤于药物、放疗,或因于外感病邪,伤及气血,脾虚不足以生化气血,化源亏乏,而无以荣养全身。

3.治法:益气养血。

4.方剂:圣愈汤(《兰室秘藏》)加减。

药物:炙黄芪15〜30g,党参10〜15g,当归15g,熟地10〜15g,川芎6〜10g,白芍10g,阿胶10g (佯冲),陈皮5〜10g,丹参15g,虎杖15〜30g,鸡血藤15〜30g。

方义: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以生血,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和血养血以扶正,阿胶养血润燥,陈皮理气和胃。丹参鸡血藤虎杖为经验用药,有提升白细胞的作用。

加减:食欲不振、腹胀脘痞者加砂仁木香、谷麦芽,理气和胃。泄泻便溏者去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滋补呆滞之品,加用山药扁豆茯苓白术以健脾益气。若阳虚肢冷者,加肉桂炮姜温阳扶正。若白细胞始终在2×103/L左右,加用鹿茸粉0. 3~0. 6g吞服,日2次连服1个月,以温补肾阳而充髓生血。

5 .变通法:若病人反复发热,而又无外感之证,倦怠多汗,为气虚发热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脾胃论》)加减,补中益气为治。上方亦可用归脾汤(《济生方》)加鸡血藤补骨脂等,益气养血,健脾补心;或用人参养荣汤(《局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加减,益气养血。


(二)气阴两虚

1.临床表现:全身乏力加重,低热、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咽干痛。舌红苔薄或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正气不足,气虚不足以抗邪;阴血亏耗,阴虚耗损而内热。

3.治法:益气养阴,滋阴清热。

4.方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增液汤《温病条辨》)、二至丸《证治准绳》)合方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5〜3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生熟地各15〜30g,麦冬10〜15g,玄参15g,丹皮10g,当归10g,虎杖30g,鸡血藤30g,地骨皮10g,五味子10g。

方义:黄芪党参益气生血,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当归补血和肝,生地麦冬玄参滋阴清热,地骨皮丹皮凉血滋阴,五味子敛阴止汗,虎杖鸡血藤升高白细胞。

加减:如有发热、咽痛、咳嗽恶寒,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疏风清热解毒。若见高热烦渴者,加生石膏知母清解阳明。

5.变通法:若乏力肢软,神疲纳呆,恶风低热,食欲不振自汗,脉虚缓者,用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均 《脾胃论》方)健脾益气,升阳补阴。


(三)脾肾阳

1.临床表现:伴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呈贫血状态,全身乏力,面色㿠白,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头晕目眩,腰膝酸痛,阳痿滑精或闭经、经少,大便溏薄或腹胀纳呆。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而迟。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肾阳亏乏;后天失调,脾阳不振。脾不主肌肉、四肢,而少气乏力;肾不主藏精,精不生血而血少等。

3.治法:健脾温肾,补阳壮火。

4.方剂右归丸《景岳全书》)合保元汤(《博爱心鉴》)加减。

药物:生黄芪30g,党参15 ~ 30g,白术10〜15g,炙甘草10g,肉桂3〜6g,淡附子6〜10g(先煎),鹿角胶10g(佯冲),山萸肉10〜15g,熟地15g,山药15g,当归10〜15g,杜仲10〜15g,补骨脂15g,鸡血藤30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益气健脾,附子肉桂温阳生火,鹿角胶当归补骨充髓以养血,熟地、山萸肉、杜仲补骨脂滋补温润以调阴阳鸡血藤有升高白细胞作用。

加减:如阳虚甚者加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菟丝子肾阳,如血虚甚者加阿胶、制首乌、枸杞子、白芍黄精养阴血。便溏、腹胀去熟地当归、山萸肉,加木香砂仁扁豆、以仁理气健脾。

5.变通法:若兼见瘀血,面色晦黯,肌肉骨骼疼痛,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胁下痞块,舌黯紫斑,脉细、涩,用益气补肾活血法,用圣愈汤(《兰室秘藏》)、二仙汤(经验方)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熟地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丹参益母草鸡血藤补骨脂仙茅、仙灵脾、菟丝子等。


(四)肝肾阴虚

1.临床表现: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潮热盗汗心悸失眠,口干咽燥,尿短便干,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无苔,脉细数。

2.病因病机:肝血不足,肾阴亏虚,阴血不足则虚热内生,精气亏乏则血少乏力。

3.治法:滋阴补肾,养血和肝。

4.方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合龟鹿二仙膏(《医便》)加减。

药物:党参15g,枸杞子15g,生熟地各10〜15g,龟甲15〜30g,鹿角胶10g(炸冲),知母10g,黄柏10g,白芍10〜15g,当归10〜15g,丹皮10g,补骨脂10〜15g,鸡血藤15〜30g,牛膝15g。

方义:生地知母黄柏丹皮滋阴清热,龟甲熟地补肾滋阴,鹿角胶通督温阳以阴中求阳,枸杞子、白芍当归熟地和血养肝,补骨脂鸡血藤有升白细胞作用,牛膝补肝肾而引火归原。

加减:阴虚内热甚者,去鹿角胶,加鳖甲、山萸肉、地骨皮滋肾降火。纳呆食少加砂仁、蔻仁、陈皮、谷麦芽增食和胃,以免诸药呆滞。

5.变通法:可用左归饮《景岳全书》)合一贯煎(《柳州医话》)加减,其补益作用加强,而降火作用不足。


【简易方药】


1.僵蒲散:生白僵蚕60g,生蒲黄30g,炮山甲30g,红人参30g,补骨脂30g,生甘草20g。将生白僵蚕浸入冷水中,用毛刷刷去其表面的白石灰,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再与其余的五味药物共碾成粉末,过筛制成散剂,装瓶备用。1〜3岁每次服1〜2g,3〜6岁每次服3〜4g,6〜9岁每次服4〜5g。饭后,温开水送服。大都在服用10〜20天后,白细胞、粒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2.升白丸补骨脂30g,淫羊藿15g,胎盘粉15g,女贞子60g,山萸肉15g,黄芪30g,大枣30g,当归15g,丹参15g,鸡血藤60g,三七粉9g,虎杖30g。制成丸剂,每丸含生药1.85g。每次5丸,每日3次。


3.升白宁:赤小豆、黑大豆、白扁豆、仙灵脾、补骨脂苦参丹参柴胡,浓缩煎剂,或制成冲剂。20天为1疗程。功能养血,健脾,补肾,活血,清热化湿。主治白细胞减少症


4.升白散:①鸡血藤3000g,炒白术1500g,女贞子1500g,补骨脂1500g,灵芝600g,苎麻根800g。②鸡血藤1500g,白术750g,女贞750g,黄芪750g,补骨脂750g,灵芝300g,苎麻根350g,没药300g,虎杖1000g,紫丹参1000g,五灵脂500g。

研成细末,加适量白糖、淀粉制成颗粒散剂,分装成每包30gl,先服①方4周,如白细胞回升不明显者,改用②方。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再服药2周,均每日2次,每次1包,用开水冲服。停药2周再观察结果。总疗程为2〜3个月。


5.益气活血升白方:黄芪1400g,太子参1200g,当归1200g,泽泻700g,研末;丹参2000g,鸡血藤2000g,石韦1200g,陈皮800g,水煎去渣煎成膏。然后将药粉与煎膏混合,制成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功能益气养血活血。主治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


【针灸治疗】


(―)灸法

取穴:足三里膈俞脾俞三阴交气海膏肓

方法:艾炷麦粒灸,每穴每次7〜10壮。每次取2〜3穴,交替应用。

疗程: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二)毫针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悬钟血海膈俞,配大椎肝俞脾俞肾俞太溪太冲。每次主穴用3〜4个,配穴1〜2个。

方法:毫针补法,留针30分钟,针后加艾条灸10〜20分钟。

疗程: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文献与评述

白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血液病症,病因复杂,时而为复合因索,但不外内伤和外邪两途。外邪包括病毒、细菌、药物、毒物、放射线等;内伤则取决于禀赋体质的强弱及情志所伤。外邪和内伤两方面常可相互影响。已明确病因时,应迅速去除病因,不去除病因而单纯辨证施治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效或病情反复。若已明确病因而又不能迅速去除病因时,如病毒持续或反复感染,或用化疗药物,则应兼顾去除病因法,如减少化疗药物等,并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之。病因不明的白细胞减少症,以益气养阴和滋补肝肾治疗无效者,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这一病机白细胞减少症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必须作详细的望、触诊,包括舌质和舌下络脉、手足指甲床的颜色、血运及体检中的肝、脾、淋巴结等。


一般而言,白细胞减少症虚劳范畴,故以益气补血、调补阴阳,重在补益脾肾。据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刺五加虎杖玄参、河车、仙灵脾、甘草人参党参黄芪灵芝阿胶石韦鸡血藤女贞子、山萸肉、补骨脂肉桂等有提升白细胞计数作用。在临床上可据证选用,如阳虚用仙灵脾、补骨脂肉桂,血虚用阿胶女贞子鸡血藤,阴虚用玄参阿胶,气虚用人参黄芪甘草五加皮等。若诸方无效,可用活血化瘀法,以补中寓攻为佳,如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五灵脂、炮甲片消瘀散结,且有升提白细胞作用。

  • 白细胞偏低
    群友“风中的云”提供:很多病人长期吃西药无效,而我用中药很便宜很简单就把病治好了,慢性病需要长时间治疗不会立即痊愈。本村女,无意中发现白细胞偏低,西医说是免疫性疾病,吓唬病人,久治不愈,花钱很多。我诊...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93

    0

  • 何绍奇:鸡血藤
    鸡血藤,《本草纲目》未载,始见于赵学敏《拾遗》。清人用鸡血藤似不太多;即用,也多用于“活血”、“去瘀”、“通利经脉”、“治手足拘挛麻木”,今人在实践中发现它养血补血作用也不错。20世纪60年代中期,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61

    0

  • 鸡血藤保护白细胞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然品种多,常见者有: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亮叶岩豆藤等,常因地区不同,使用亦异。临床上作为活血舒筋药,凡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闭止等均用之,或誉为血分之圣药。《现代实用中...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49

    0

  •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药治疗(徐小周)
    周围血液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升,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现已查明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感染和其它疾患等,这些因素或通过人体的变态反应和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或由...

    白术

    签约讲师

    725

    0

  • 名医医案系列——祝味菊治验三则
    医话书摘王云峰老先生是祝味菊老前辈的弟子,其70年代在辽宁中医药报发表了祝味菊老前辈的几则医案,可开后人眼界,启迪后辈。祝味菊老前辈可是上海滩中医中的佼佼者,被称为祝附子,其临床用药疗效令人叹为观止,...

    麻附桂姜2020

    851

    0

  • 方和谦和肝汤及临床应用
    [方源]“和肝汤”为方和谦教授自创的经验方,来源于《和剂局方》“逍遥散”化裁。先生在此方的基础上加用党参、香附、苏梗、大枣四味药,使其和中有补,补而不滞,既保留了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合营之内涵,又加重...

    白术

    签约讲师

    927

    0

  • 说说仙鹤草的补虚生血作用
    前一篇文章我们说了仙鹤草俱有良好的化瘀止血作用,其实,仙鹤草还有其它很多非常好的治疗作用。《滇南本草》云:“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日久赤白血痢。”朱良春认为,仙鹤草味苦辛而涩,涩则能...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887

    0

  • 张海峰应用黄芪经验举隅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为补气要药。张海峰教授临床善用黄芪,且用量颇大,随配伍药物不同,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将其临床常用且较有特色的几点介绍如下。 1、黄芪配肉桂治胃下垂 胃...

    白术

    签约讲师

    64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