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大都 Dàdū,出《灵枢·本输》。大即巨大,都指集聚,穴在大趾起始端,所留为荥,故名大都

经属

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脾经的荥穴,五行属火。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取穴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掌背交界线处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跖侧筋膜、趾纤维鞘、(踇)长屈肌腱。有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分布着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皮肤由腓浅神经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趾跖侧筋膜形成的趾纤维鞘的环部,进入该鞘内,并可刺及鞘内的,由胫神经支配的(踇)长屈肌腱,或从肌腱的上方或下方经过。第1跖骨背动脉由足背动脉发出,在第1、2跖骨小头处分为二支,其中一支分布到趾背面的内侧缘。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注意:孕妇及产后百日内禁灸。

功能与主治

功能:健脾利湿,和胃宁神。


主治:腹胀,胃痛,呕逆,泄泻,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厥心痛,不得卧,心烦

配伍

《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灵枢•热病》: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


百症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肘后歌》: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环跳便惺惺,大都行气操根本。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且厥,手足清,暴泄,心痛腹胀,心尤痛甚,此胃心痛也,大都主之,并取隐白,腹满,善呕,烦闷,此皆主之。疟不知所苦,大都主之。风逆,暴四肢肿,湿则唏然寒,饥则烦心,饱则眩,大都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


《针灸大成》:主热病汗不出,不得卧,身重骨疼,伤寒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烦热闷乱,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绕踝风,胃心痛,腹胀,胸满,心蚘痛,小儿客忤


备急千金要方》:后闭不通;目眩;目系急,目上插。


《肘后备急方》:主卒霍乱,下利不止。


《医宗金鉴》大都主治温热病,汗不出。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