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穴位图


概述

环跳 Huántiào,出《针灸甲乙经》。环即环曲,跳即跳跃,此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环跳

经属

足少阳胆经。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回阳九针穴之一。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取穴法:

第1步:侧卧屈股;

第2步:以拇指关节横纹按在股骨大转子头上;

第3步:拇指指向脊柱,拇指尖所指的凹陷处,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阴部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刺灸法

刺法:直刺2~3寸,局部有胀重感,或有触电感向下肢远端放散(沿股后或外侧、胭窝、腓侧、腓肠肌、足底、足趾传导),有时针感至外生殖器。


灸法艾炷灸温针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常用拇指指端用力揉按环跳穴,每次1~3分钟,可防治下肢痿痹、膝关节痛等下肢疾病。

功能与主治

功能: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腰腿疼痛,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腿,膝踝肿痛。

配伍

《千金方》:环跳至阴,主胸胁痛无常处,腰胁相引急痛。环跳束骨交信阴交阴谷,主髀枢中痛不可举。


《天星秘诀歌》: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杂病穴法歌》:腰腿环跳委中神;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风市;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瘛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


《针灸大成》: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


《医宗金鉴》:主治腰、胯、股、膝中受风寒湿气,筋挛疼痛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杂病穴法歌》: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