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定位与取法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有从拇指流向头静脉的小静脉支。分布着桡神经浅支。皮肤手掌与手背皮肤移行部,由桡神经浅支和正中神经的第一掌侧总神经分布。上列诸肌除拇短屈肌深头由尺神经支配外,其他各肌则由正中神经指掌侧总神经的返支支配。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厥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针灸甲乙经》:寒厥及热烦心,少气不足以息,阴湿痒,腹痛不可以食饮,肘挛支满,喉中焦干渴,鱼际主之。痉,上气,鱼际主之。唾血,时寒时热,泻鱼际,补尺泽。短气心痹,悲怒逆气,怒,狂易,鱼际主之。胃逆,霍乱,鱼际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产后宜勤挤乳,不宜令汁蓄积,蓄积不去,便结不复出,恶汁于内,引热温壮结坚,牵掣痛,大渴引饮,乳急痛,手不得近,成妒乳,非痈也。急灸两手鱼际各二十七壮。断痈状也。
《针灸大成》:主酒病,恶风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哕,伤寒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心烦少气,腹痛不下食,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血呕血,心痹悲恐,乳痈。
韩立老师分享按压鱼际止咳一例
韩老师:跟大家讲一个按摩的小案例,昨天来了个小男孩,十来岁,吊了十几天的水,然后吃了几天药还是咳嗽。他妈说连续咳,只要是咳嗽那一阵子就根本就不停,一天能咳多少次,一点办法都没有,准备来找我喝点中药。约...

四君人参
作者授权
畅读VIP

318

0
鱼际、复溜穴治汗效果好
鱼际、复溜是治汗要穴,古代文献已有记载。《针灸大成》有“鱼际治伤寒汗不出”及“复溜治盗汗,汗流不止”之说,《拦江赋》有“伤寒无汗,补合谷、泻复溜”等记述。鱼际、复溜二穴采用不同手法(补或泻),可治发热...

茯苓
畅读VIP

591

0
针刺鱼际、复溜治汗医案
鱼际、复溜穴是治汗要穴,古代文献早有记载。《针灸大成》载“鱼际治伤寒汗不出”及“复溜治盗汗,汗流不止”,《拦江赋》说:“伤寒无汗,补合谷、泻复溜”,《针灸集锦》也说鱼际“调理肺气,治外感风寒引起的身热...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94

0
关于针刺治疗脊柱痛的几个案例及选穴探讨
余近日在整理以往的针灸病案。俗话说,比较出真知!把相似或相同的病案放在一起比较来看,就能发现或总结出一些对针灸临证有价值的经验。比如,以下就有几则有关脊柱痛的针刺案例,放到一起研究就很值得玩味。案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67

0
鱼际:急性哮喘快速解
【穴性特点】《灵枢·本输》:鱼际者,手鱼也。《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类经》手腕之前,大致本届之间,其肥肉隆起形如鱼者,统谓之鱼;寸口之前,鱼之后曰鱼际穴。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

雷西西
畅读VIP

448

0
每周一课穴位治病:鱼际穴的临床应用
2019年11月13日李刚编写一、治便秘: 大拇指来回用力搓另一只手大鱼际,直至发热感为好,每次大概5分钟左右,然后换另一只手重复刚才的动作。每次最好在排便前进行,有利于缓解和治疗便秘。二、...

岐黄炎后人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1001

0
脚扭伤怎么办,导师说要找鱼际
鱼际穴的应用来源于我导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高玲教授的拿手,具体是因为以前她一次出国参团旅游,在一次爬山的时候,有一个团友不慎踩到石头扭伤了脚,都知道刚扭伤的时候,脚是动不了的,也走不动,一动就剧痛。单纯...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980

0
岔气针鱼际
耿恩广《针灸取穴纲要》中说岔气针鱼际,本人验证有效。是这样的,这几天总是感觉肚子有微微的岔气的感觉,先是灸了足三里和三阴交,不效。然后查资料,在耿恩广的书中看到针鱼际可以治疗岔气,还有说后溪可以治疗闪...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65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