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Chì Xiǎo Dòu

别名

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朱赤豆(《中药材手册》),金红小豆、朱小豆(《药材学》)。

来源及植物形态

赤小豆,始载于《本经》。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 lata Ohwi et Ohashi或赤豆 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主产于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后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赤豆 Vigna angularis Ohwi et Ohashi

采制

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甘酸,平。

①《养生要集》:"味苦,温。"

②《别录》:"甘酸,平,无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能主治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1.赤小豆性下行,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腹水及脚气等。可单味煮服或配伍其他利水药。《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赤小豆汤,治疗脚气气急,大小便秘,遍身水肿,以其与桑白皮、紫苏同用。本品亦为食疗佳品,治疗上述之证,亦可煮食代饭。《食疗本草》有赤小豆与鲤鱼煮食方,尤为临床和民间所习用。目前用此法治疗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均有一定疗效。此外,亦可外用以消水肿。如《本草纲目•卷二十四•赤小豆》引《韦宙独行方》治脚气水肿,用赤小豆煎水温渍脚膝以下。


2.赤小豆尚能利湿退黄疸。《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瘀热发黄,即本品与麻黄、连等同用。《药性本草》亦有赤小豆“主小儿急黄”之语。


3.赤小豆具解毒排脓之功,对热毒痈肿,丹毒,热疮等均可取其外用。痈肿未溃者,取赤小豆末,用鸡蛋清,或蜂蜜、醋等调敷患处,干则换药。如配以苎麻根,则可避免赤小豆黏着难揭之弊。本品外敷,亦可治疗外伤血肿及扭伤


此外,本品尚可治热毒下血。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0~30g;或入散剂。


外用:生研调敷。


注意:

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2.《名医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僻,下胀满


3.《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4.《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5.《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6.《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7.《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8.《本草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9.《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10.王好古:治水者唯知治水,而不知补胃,则失之壅滞。赤小豆消水通气而健脾胃,乃其药也。


11.《本草纲目》赤小豆,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僻,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下胞衣产难,皆病之有形者。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其吹鼻瓜蒂散及辟瘟疫用之,亦取其通气除湿散热耳。


12.《本草经疏》:凡水肿胀满、泄泻,皆湿气伤脾所致,小豆健脾燥湿,故主下水肿胀满,止泄,利小便也。《十剂》云,燥可去湿,赤小豆之属是矣。陶弘景云,小豆逐津液,利小便,久服令人枯燥。凡水肿胀满,总属脾虚,当杂补脾胃药中用之,病己即去,勿过剂也。其治消渴,亦借其能逐胃中热从小便利去,若用之过多,则津液竭而渴愈甚,不可不戒也。


13.《本草新编》:赤小豆,可暂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渗湿。湿症多属气虚,气虚利水,转利转虚而湿愈不能去矣,况赤小豆专利下身之水而不能利上身之湿。盖下身之湿,真湿也,用之而有效;上身之湿,虚湿也,用之而益甚,不可不辨。


14.《本经疏证》:痈肿脓血,是血分病,水肿是气分病,何以赤小豆均能治之?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浚其源,其流未有不顺者矣。然凡物之于人,能抑其盛者,不必能起其衰,能起其衰者,不必能抑其盛,痈肿脓血为火之有余,水肿则火之不足,赤小豆两者兼治,既损其盛,又补其衰。

按语备注

《本草纲目•卷二十四•赤小豆李时珍云:“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者入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以上所云“紧小而赤黯者”,即今之赤小豆;“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即今之赤豆。现在两种均作赤小豆入药,质量以前者为佳。


豆科藤本植物相思子的种子,半红半黑,有毒,与赤小豆同有 “红豆”之称。因此,个别地区曾将相思子误作赤小豆应用,发生中毒事故,应予引起重视。


本品所治脚气,即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此病多见于以米为主食的地区,有干、湿不同类型。干性者不肿,湿性者脚踝部浮肿,严重者全身浮肿,可影响心脏,甚至引起心力衰竭,俗称脚气冲心。赤小豆薏苡仁是治疗脚气病的常用药。有的地区,民间将脚癣称为“脚气”,为了避免误解,特予说明如上。

  • 肛周炎
    前几天才看了樊老师的《大道至简说伤寒》麻黄连翘赤小豆,就有同事问病。诉肛门瘙痒,拍打及按揉才舒服,大便灼热,烂粘,小便黄。嘱赤小豆10克,冲烂,开水,泡水喝。两天缓解。 ...

    刘军

    原创投稿

    畅读VIP

    231

    0

  • 赤小豆粉冷水调敷治疗热毒痈肿、跌打血肿
    热毒痈肿、血肿 录自《中国秘验方再验荟萃》张连同主编方名:赤小豆粉来源:廖玉春,《新中医》,1976;(2):42.组成:赤小豆适量。用法:将赤小豆用磨子磨成粉末或研成粉末,用蜜糖或冷水调敷患处,已溃...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89

    0

  • 赤小豆利水解毒散血肿
    赤小豆别名红豆、红小豆等,出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的常用药物。古时人们认为赤小豆能防疫,于是在端午节将赤小豆裹粽佐食。《神农本草经》说:“赤小豆可消水肿。”《名医别录》说赤小豆:“治泄...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70

    0

  • 罗大伦:谈谈赤小豆
    赤小豆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在碗里见到它,比如在吃八宝粥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又看到它了,今天,让我们来聊聊赤小豆吧。其实,赤小豆的药材分两种,一种叫赤小豆,一种叫赤豆,前者品质好,...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26

    0

  • 亲验赤小豆治疗腮腺炎(痄腮)
    《本草纲目》载:“赤小豆捣末同鸡子白涂一切热毒痈肿。......腮颊热肿,赤小豆和蜜涂之,一夜即消。”《哈尔滨中医》1965年第9期32页载:赤小豆50-70粒,温水调和,摊布上,敷于患处。一般一次即...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230

    0

  • 解毒利湿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功能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赤小豆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食物,八宝粥里就少不了它。赤小豆分两种,一种叫赤小豆...

    四君人参

    畅读VIP

    147

    0

  • 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的。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06

    0

  • 戴丽三: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
    《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根据多年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

    四君人参

    353

    0

  • 白扁豆、赤小豆与黑豆
    一般认为豆类都和肾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它们的共性,另外各种不同的豆又有自己的个性。如白扁豆色白,“白露后实更繁衍,秋热便不易生”,很明显禀秋金之气较多,味甘又能入脾土,所以刘潜江认为它是土中之金,既然属...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147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