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瘫痪。严重者常伴有癫痫,智力低下及感觉、性格、行为异常。常见原因包括缺氧、颅内出血、早产、感染、脑发育畸形,以及患儿父母系近亲结婚等。在临床上以痉挛性瘫痪最为常见,病变在锥体束,轻型可见四肢瘫痪、偏瘫、截瘫、单瘫;重者受累肌肉萎缩、肌张力高、肌力差、肌腱反射亢进,两侧上肢内收,关节屈曲,下肢呈剪刀样姿势。此外有运动障碍型(锥体外系),新生儿时期肌张力降低,以后出现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障碍、震颤及强直等。共济失调型则较为少见。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对其有一定效果。先天不足,精血亏乏,筋脉肌肉失养者,可治以补益气血、柔肝健脾。肝肾亏虚者为先天不足,脑髓不充,肝肾不足以养筋壮骨,可治以滋肾补肝、充养脑髓。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气血不足
1.临床表现:出生后多卧少动,颈强不柔,抱起时两腿伸直内旋,坐、爬、站、行等发育延迟,步态不稳,动作笨拙,多为肢体强硬失用(硬瘫),亦有肢体弛缓不收(软瘫)者,智力基本正常。面黄形瘦、唇甲色淡。舌淡,脉虚细弱,指纹淡。
3.治法:补益气血,柔肝健脾。
药物:黄芪10〜15g,党参10〜15g,茯苓10〜15g,白术10〜15g,白芍15〜30g,当归10〜15g,川芎6 ~ 10g,熟地10g,木瓜10g,鸡血藤10 ~ 15g,黄精10~ 15g,桂枝3〜5g,甘草3g,红花3g。
加减:食欲欠佳者,去黄精、当归、熟地、鸡血藤,加陈皮、山楂、内金、山药和胃增食。多汗易感冒者,加防风、牡蛎、五味子敛汗固表。目涩不明者,加桑椹子、枸杞子、菊花养血明目。肢体不自主动作,加天麻、钩藤、僵蚕息风定痉。烦闹啼哭者,加龙齿、琥珀、小麦、大枣安神。
(二)肝肾亏虚
1.临床表现:肢体强硬,关节屈伸不利,肌肉萎缩瘦削,手足震颤,不自主运动,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伴智力低下,或合并失语、失聪、失明,或合并癫痫,少数患儿有发作性的头向后仰,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舌淡,脉细软,指纹沉细。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脑髓不充,肝血不足以养筋,肾虚不足以固骨。
3.治法:滋肾补肝,充养脑髓。
药物:熟地10〜15g,山萸肉10g,麦冬10〜15g,五味子3〜6g,石菖蒲10g,炙远志3〜6g,龙骨10g,茯神10g,苁蓉6〜10g,桂枝3〜6g,巴戟天6〜10g,白芍10〜15g,当归10g,甘草3〜6g。
【推拿治疗】
3.患儿仰卧,按、揉、捏、拿四肢,以舒筋活络。①下肢:在点阳陵泉穴基础上,顺序拿、捏腿外侧肌肉;或在点委中穴基础上,拿、揉下肢后侧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②上肢:点中府穴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基础上,拿、揉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穴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
4.剪刀步态者,加揉解剪穴(血海后1.5寸,上4寸)。迟缓型多用拿、捏、按、叩打,以刺激肌群、提高张力为主。痉挛型多用揉、摩,以使内收肌、屈肌肌群放松为主。僵直、震颤、手足徐动,共济失调,多用揉、摩,以广泛放松内收及外展肌群,协调其运动。
【针灸治疗】
(一)头皮针法
1.取穴:偏瘫取运动区、运动前区(运动区前3〜4cm之菱形区域,可刺3针:中间1针自运动区上点向前4cm处进针,向后沿皮刺入3cm长;在中间针左右处旁开1.5cm 各刺1针,向后沿皮刺入3cm长)。精神障碍,智力低下,取额5针、颞3针,失语以言语2区为主,平衡失调取双侧平衡区。
方法:用1〜1.5寸毫针沿皮刺,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不行针,均留针1.5〜2小时。颞3针,第1针自顶骨结节下缘前方约1cm处向后沿皮刺3cm长,第2针耳尖上1. 5cm处向后沿皮刺3cm长,第3针耳尖下2cm处再向后2cm处,沿皮向后刺3cm长。以上三针皆与水平线成15°〜20°。额5 针,距前发际上2cm处,在大脑外侧裂表面 标志之间,由前向后共刺5针,每针沿皮刺8〜9分,5针之间距离相等呈扇形排列。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7天。
2.取穴:下肢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线,顶旁1线;上肢瘫,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面瘫、流涎及运动性失语,对侧顶颞前斜线下2/5。感觉障碍,取对侧顶颞后斜线;小脑症状用枕下旁线,手功能障碍用运用区,精神失常用情感区(运动区前,距运动区4. 5cm之平行线)。
疗程:同上。
(二)毫针法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50次为1疗程。
2.取穴:上肢用肩髃、曲池、臂臑、手三里、合谷,下肢取髀关、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腰部软瘫取肾俞、腰阳关,足下垂用解溪、商丘、丘墟,足内翻取昆仑或承山外1寸,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承山内1寸,剪刀步态取风市、阳陵泉、悬钟,颈项软瘫取天柱、大椎,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金津、玉液,智力低下用百会、风池、四神聪。交替使用,每次5〜7穴。
方法:先取头项部、腰部穴,用平补平泻或补法。后取四肢穴,痉挛型用泻法,弛缓型用补法,不留针。
疗程:同上。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