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取穴法:
第1步:正坐垂足或仰卧;
第2步:由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
第3步:在弓形骨前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踇)展肌(腱)、(踇)短屈肌。有跗内侧动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皮肤由腓浅神经的分支,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和隐神经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内有血管网及少量的脂肪。趾跖侧筋膜在足底部形成跖腱膜,前方止于跖趾关节囊和屈肌腱鞘。针经上述结构,进入(踇)展肌和(踇)短屈肌,该二肌由足底内侧神经支配。
配伍
相关论述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针灸甲乙经》: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起,烦心,狂,多饮,虚则鼓胀,腹中气大满,热痛不嗜卧,霍乱,公孙主之。
《针灸大成》:主寒疟,不嗜食,痫气,好太息,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头面肿起,烦心狂言,多饮,胆虚,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泻之,虚则鼓胀,补之。
《医宗金鉴》:公孙主治痰壅膈,肠风下血积块疴,兼治妇人气蛊等证。
《八脉八穴歌》:九种心疼涎闷,结胸反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公孙、内关交会奇经的理论探讨(何树槐)
交会关系公孙与冲脉的交会:要了解此点,必须先了解足太阴经与冲的联系。①足太阴脾经与冲脉在腹部胸部相交会足太阴经在腹部属于脾络于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十四经发挥》...


求道
畅读VIP

494

0
公孙与内关穴的应用经验(何树槐)
公孙与内关属于奇经八脉交会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组配穴,明代李梴说:“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可见八脉交会穴在腧穴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八脉交会穴与奇经八脉有着特殊的联系,...


求道
畅读VIP

3630

0
下肢痛[转]
在临床中很少能碰到这么特殊的病人。说她特殊是因为有明显的经络走向。患者自述做下肢疼痛,从足公孙穴疼到地机穴,走路难以忍受。云其月经期已过五天还没有来,舌下静脉色青黑。立即针公孙,地机。10分钟疼痛即消...


白术
签约讲师

628

0
公孙穴治疗面瘫
案例一本村年过六旬的老农张某,突发面瘫,口眼喎斜相当严重,说话跑风,喝水漏水,向承岐讨取治病的偏方。他见老人面如此严重,告之说只用偏方恐怕无济于事,得用常规药物治疗。老人家境困难,不愿吃药,他就说:“...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651

0
妊娠恶阻吐频频 浅刺公孙冲逆平
【穴性特点】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通过阴维脉与心包络经的内关相联系。公孙为黄帝轩辕氏之姓,皇帝为五帝之一,为居中央,以土母之德王天下,脾为阴土,亦居中...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78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