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概述
腰阳关 Yāoyángguān,出《素问·骨空论》。别名:阳关(《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背阳关(《针灸大全》),嵴阳关(《循经考穴编》)。阳,指下焦之阳气。关,机关,关藏,门户要会之处。本穴是督脉经气出入之所,穴当腰部之要冲,为下焦关藏元气之窟宅与腰部运动之机关。本穴两旁为足太阳之大肠俞,灸阳关可觉火气直入腹中,分布内脏。即由阳关穴位横通大肠俞,由大肠俞连及足太阳其他各俞,以通脏腑。由于此项功能,本穴与大肠俞之间有横络相连,以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通之隘道,为腰尻之分的大关节,穴在关元俞上方,相当腹部关元穴上部。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此穴属督脉,为元阴元阳之会所,故名阳关,以别于膝之阳关。
经属
属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法: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
第2步:确定两髂嵴高点;
第3步:两髂嵴连线的中点与后正中线的交点为第4腰椎棘突;
第4步:在第4腰椎棘突下有一凹陷,即为本穴。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四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四腰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功能与主治
功能:散寒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筋挛。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