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裘沛然用药配伍经验

四君人参

浏览:631

时间:2022-03-02

裘沛然常采用辛散苦泄之法治疗胃脘痛寒热互结、升降失司,并认为苦寒药非但不“败胃”,而且可降上逆之胃气,清泄胃中之蓄热,同时有健胃之功;以甘缓和中或加酸收之法治疗久病脾胃虚弱,此法师仲景甘草泻心汤证治,一破“甘令中满”之偏见。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有阴虚与湿热并存、血热与血瘀互结、肝与脾同病之特点。治疗时宜虚中求实,补泻结合,根据病情选用方剂


裘沛然(1913-2010),生前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医70余载,倡导寒温一体论,在治疗脾胃、肝肾、心肺疾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专著有《裘沛然医论医案集》、《中医各家学说》、《壶天散墨》等。笔者通过学习,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简介如下。


祛毒利湿治肾病


慢性肾炎属“水肿”范畴,并有“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之说。裘氏认为本病多为表里夹杂,寒热错综,虚实并存,脾肾气血亏虚与风邪、水湿、热毒、瘀血夹杂。治疗有以下四法:


表里合治  选用羌活白芷、紫背浮萍、苍耳草、蝉蜕黄芪黄柏漏芦半枝莲、生白术、生甘草、仙灵脾、土茯苓黄芩等,对因感冒而急性发作者有一定疗效。方中既有辛散祛邪之品,又集解毒、泄浊、健脾、利水诸药;其中,羌活太阳、少阴二经,与黄芪相伍,预防感冒效胜玉屏风散


现代研究证明,辛散祛风药如蝉蜕、苍耳草、白芷等,不仅可疏解表邪,且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抗过敏作用,对减轻或抑制感染后变态反应性损害,消除蛋白尿等有一定作用。


寒热兼施  选用生熟地黄、巴戟天肉苁蓉茯苓麦冬龙胆草、炮附子肉桂生姜大枣黄柏知母仙茅、仙灵脾、当归等。对伴高血压且呈阴阳两亏、上盛下虚者,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帮助。


利涩同用  选用生薏仁、茯苓猪苓防己大黄玉米须、生白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与覆盆子芡实金樱子五味子乌梅补骨脂肉苁蓉楮实子、牡蛎配伍,对控制蛋白尿有效。因此,通利水湿与固摄肾精,两者不可偏废。


补泻并投  选用黄芪党参巴戟天、仙灵脾、黑大豆、炮附子干姜黄柏土茯苓泽泻牡蛎、生大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漏芦白蔹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等。一般用量偏重,中病减其制,本病至此已入险途,应引起注意。以上各法可相机参合应用,不可拘执,方不致以偏概全。


辛散苦泄疗胃炎


慢性胃炎属“胃脘痛”范畴,病机涉及到胃、脾、肝、胆等脏腑。他认为其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虚重在脾胃气(阳)虚;实主要是气滞、血瘀、湿阻等;寒多由饮食生冷,积冷成寒,或脾胃阳气虚弱,寒从内生;热结因嗜食辛辣酒醴,湿热内蓄或脾胃阴分不足,阴虚而生内热等。


在治疗方面,他常采用以下二法:辛散苦泄之法为寒热互结、升降失司而设,选用辛药半夏干姜高良姜桂枝厚朴;苦药黄芩黄连龙胆草,并认为苦寒药非但不“败胃”,而且可降上逆之胃气,清泄胃中之蓄热,同时有健胃之功;稍佐柴胡木香小茴香香附等。采取以通为补,苦以降逆,顺应了胃的生理特征,冀收温中散痞,清胃泄火,疏理肝胆,调畅气机之功效。


而甘缓和中或加酸收之法则针对久病脾胃虚弱而设,脾胃气虚者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大枣胃阴不足药用乌梅诃子党参玉竹麦冬甘草等。对于心下痞胀者则用甘药,如甘草党参大枣等。甘草可用量15~30克,配伍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使痞消结散,胃脘畅然,此法师仲景甘草泻心汤证治,一破“甘令中满”之偏见。


苦寒蠲饮除肺疾


慢性支气管炎基本病机为“外邪引动内饮”,寒饮与痰热混杂。当发展到“肺心病”时,则波及心、肺、脾、肾、肝诸脏。而前者主症是:咳、痰、喘三症,后者则伴见浮肿、心悸等。病机中心环节是“痰”和“气”,治疗大法是化痰饮、调肺气,采用辛温蠲饮、苦寒泄肺之方。


裘沛然常用小青龙汤变法,药用麻黄桂枝细辛干姜龙胆草、黄芩五味子(或诃子)、甘草桃仁杏仁半夏紫菀前胡枳壳(或枳实)等;如气喘较剧加葶苈子马兜铃苏子,痰多加竹沥、南星,浮肿加猪苓车前子,气虚加人参黄芪,肾虚加补骨脂巴戟天等。


对于老年患者,可用景岳金水六君煎随机加减:痰湿盛而胸胁不快加白芥子、枳壳;大便不实加山药白术咳嗽不愈加细辛前胡表邪寒热加柴胡;肺热加黄芩鱼腥草等。


发生“肺心病”时,病机为肺、心、脾、肾阳气虚乏,伴见饮停、血瘀以及风动之证,方用真武汤变通,药用熟附子干姜猪苓白术白芍葶苈子细辛麻黄五味子黄芪桃仁杏仁大枣等。气虚加人参;瘀阻加丹参红花;寒痰化热加黄芩、生石膏桑白皮;肾虚加补骨脂沉香;心阳不振加桂枝等。全方补气温阳,化饮利水,降逆平喘,对本病出现慢性心衰者有一定疗效。


补泻兼施祛肝疾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代偿期的基本病机是正虚邪恋,有阴虚与湿热并存、血热与血瘀互结、肝与脾同病之特点。治疗时宜虚中求实,补泻结合,根据病情选用方剂。如一贯煎用于肝病见肝阴不足者,纳差腹胀加枳壳鸡内金、焦楂曲;气虚加党参黄芪山药甘草黄疸茵陈黄柏黄芩栀子肝脾肿大加炙龟板、炙鳖甲熟地山茱萸胁痛延胡索、炙地鳖虫、郁金等。


大黄蟅虫丸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代偿期,以血瘀和癥积为主症者;肝脾不和加柴胡白术白芍党参枳壳;肝肾不足加熟地、龟板、鳖甲女贞子黄柏山茱萸巴戟天;气血两虚加黄芪党参当归丹参大枣枸杞子、鸡血藤甘草;伴出血加仙鹤草、旱莲草、丹皮侧柏叶等。


当归六黄汤用于肝病气阴两亏、邪热内盛者。肝络瘀滞加延胡索川楝子丹参郁金柴胡;血虚加何首乌鸡血藤阿胶;肝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牡蛎、龟板、鳖甲;湿盛加苍术白术砂仁、豆蔻、厚朴藿香佩兰茯苓、薏仁等。


以上三方,一贯煎寓泻于补,大黄蟅虫丸寓补于泻,当归六黄汤补泻并重,可结合气血阴阳之偏颇,湿热、邪毒、瘀血之兼夹,随机权变,可获良效。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洪文旭,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