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中医药对痉病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历代医家对痉病发病原因的认识,经历了从外感致痉到内伤亦可致痉的过程。《内经》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汉《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病。《金匮要略》有关伤津致痉的认识,不仅对《内经》理论有所发挥,同时也为后世医家提出内伤致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痉叙论》明确痉病的病位在筋,病机是“筋无所营”。明代对“阴虚血少”导致痉病有较充分的认识。《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而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更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其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病的论述,使痉病的病因学说渐臻完备。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木,以致痉厥。”同时,在外邪致痉中也补充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的认识。


痉病古代亦称瘛疭、抽搦、抽风、反折。《张氏医通·瘛疯》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病总论》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可见,本节痉病讨论的是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发作的病证。至于如金疮破伤,创口不洁,感受风毒病邪引发的发痉,名为“破伤风”,因与一般内科痉病不尽相同,不属本节讨论范围,故在外科加以讨论。


西医学锥体外系疾病、高肌张力综合征和引起脑膜刺激征的有关疾病,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

1.邪壅经络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痉”(《温病条辨·痉因质疑》),若感受外邪,留滞壅塞于经络,气血不能运行,筋肉失养而拘急发痉。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所说:“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


2.热甚发痉

或外感火热之邪,或情志过激,内生肝火等,若火热炽盛,必耗灼阴津,筋脉失濡而挛急发痉。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火动则风生而筋挛脉急。”亦即“木火同气,热盛生风。”


3.阴血亏损

多由误治或它病所致。误治者,即汗、吐、下太过,阴精耗散;它病所致者,即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呕吐、泄泻、久病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如《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温病条辨·湿痉或问》说:“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皆肝风内动之为也。”此即阴虚生风、血虚生风之谓。


4.瘀血内阻

多因病久入络,络血不畅而瘀,或外伤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进而闭阻脉络,血不养筋而病痉。


此外,临床上亦可见因阳衰寒化所致者,即阳衰不能化精生血,筋脉失荣,渐生痉病。综上所述,痉病为筋脉之病,“筋脉拘急所以反张”(《景岳全书·痉证》)。肝主筋,脾土可营肝木,肾水可滋养肝木,且《素问·骨空论》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因督脉其络“合少阴……贯脊属肾”,故本病与肝、脾(胃)、肾及督脉密切相关。引起筋脉拘急之由,有外邪壅塞经络,气血不畅;有火热炽盛,耗灼阴津;有久病或误治,肝精肾血亏损;或饮食劳倦,脾土虚衰,气血阴阳生化不足;或久病人络,或外伤瘀血内阻,血脉不畅。总之,或虚或实,筋脉失养而挛急,此为基本病机之所在。

症状

肢体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痉病的证候特征。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发病多数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轻微项背强几几,或仅限于某一脏一腑、一经一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邪壅经络,以发热胸闷齿,腹胀便秘为主;温热致痉以喷射性呕吐自汗,口渴喜饮,两目上视,昏厥,谵语,牙关紧急为主;阴血亏虚是因禀赋素虚或失血失液、病后而发,伴神疲,气短,自汗等症。

诊断

1.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

2.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或它病之后发病的病史。

3.必要时做脑脊液等检查,有助于痉病的诊断。

治疗

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内伤

外感所致者,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虽无恶寒,但必有发热、肢体疼痛等表证。内伤所致者则无表证。


2.辨别虚实寒热

痉病有寒热虚实,一般外邪壅滞经络、热盛发痉、瘀血内阻属实证,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产后失血、汗吐下后、久病体虚属虚证,手足蠕动而无力。外感风温、暑热、湿热,阳明胃热等属热证,见身热、烦渴、舌红脉数等症;风寒、风湿致痉,阳衰寒燥属寒证,见畏寒、舌淡脉紧等症。


治疗原则

痉病属急症范围,因此,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以治其本。故祛邪扶正是其治疗大法。具体治疗时,治实宜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治虚当滋阴养血。虚实错杂者,当标本并治,用泄热存阴、益气化瘀等法治疗。


分证论治


邪壅经络

症状: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语,四肢抽搐舌苔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方药:羌活胜湿汤

方以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祛风胜湿;川芎蔓荆子祛风止痛,则邪祛络畅,营和痉解而愈。项背强直,加葛根解肌。肢体拘急,加白芍柔筋缓急。口噤不语,加石菖蒲远志开窍。若寒甚无汗,宜解肌发汗,用葛根汤治之。方中葛根味甘,生津滋养筋脉,以解项背肌肉之强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助葛根缓急止痉;姜、枣调和营卫。若风邪甚,发热恶寒,汗出,头痛者,治宜和营养津,方用瓜蒌桂枝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瓜蒌根清热生津,和络柔筋。若身热,筋脉拘急,胸脘痞闷,渴不欲饮,溲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此湿热人络,宜清热化湿,通络和营,方用三仁汤清热化湿,再加地龙丝瓜络威灵仙以增强活络通经之力。


热甚发痉

症状:发热胸闷心烦,急躁,口噤,骱齿,项背强急,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泄热存阴,增液柔筋。

方药:增液承气汤

方中大黄芒硝荡涤积热,泄热以存阴;玄参生地麦冬养阴清热,增液柔筋。全方合用则热去津生,筋柔而痉解。若腹胀便秘者,加厚朴枳实理气导滞。若热伤津而无腑实证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救津。若抽搐甚者,酌加地龙全蝎菊花钩藤等熄风止痉。急躁心烦者,加栀子淡竹叶以清心除烦。


温热致痉

症状:壮热头痛呕吐自汗口噤抽搐角弓反张,甚则神昏,谵语,口渴喜饮,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

治法:清热透络,镇痉止抽。

方药:羚麻白虎汤

方以白虎汤清热生津;羚羊角清热解毒而镇痉;天麻缓急止抽。方中可加银花藤、钩藤丝瓜络木瓜透络缓痉。角弓反张抽搐甚者,可加全蝎蜈蚣熄风止痉。热势盛者,加生地玄参养阴清热。呕吐者,加竹茹枇杷叶代赭石降逆止吐。神昏谵语者,送服成药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清心开窍,醒神镇痉,若用水煎剂,方中犀角应易以水牛角


对热甚发痉和温热致痉,都可选用下列药物同时治疗,效果较好。

1.复方连翘注射液(连翘、银花、贯众龙胆草、黄连、生石膏钩藤知母板蓝根甘草等组成),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清热镇痉散(由羚羊角30g、白僵蚕24g、蝎尾18g、蜈蚣12g、雄黄12g、琥珀12g、天竺黄12g、辰砂6g、牛黄6g、麝香2g,共为细末)每服3g,日2-4次。


瘀血内阻

症状:头痛如刺,项背强直,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而涩。

治法:益气化瘀,活络止痉。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麝香、老葱活络通窍;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可加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助活血化瘀之力。若胸膈血瘀甚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味。两方都可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通络熄风止痉。若苔腻脉弦者,加半夏、白芥子、天麻化痰通络止痉。


气血亏虚

症状:素体虚弱,或失血,或汗下太过,症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晕目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红,苔薄而少津,脉沉细。

治法:益气补血,缓急止痉。

方药:圣愈汤。

方中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益气以生血;四物汤养血活血,全方合用,气血双补,能温煦经络、濡养筋脉而止痉。宜加天麻钩藤葛根缓急平肝而止痉。若吐泻后而抽搐者,可重用白芍,加乌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筋缓痉。若高热后阴伤,手足蠕动者,可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滋阴潜阳而止痉。

转归预后

感受风寒湿邪或热邪炽盛而引起的痉证,为外感发痉,多属实证。此时正气未虚,只要治疗得当,可以较快好转。反之,寒湿郁久可以化热,亦可以转化为瘀血、痰浊,此时则属病情进一步发展。由于热盛所致的痉证,若治疗不当,热毒内陷,则痉厥并见,病情凶险,危及生命。又热盛伤阴,肝肾之阴精衰竭,此时则转为虚证。由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痉证,来势一般不似实证之迅捷,可缓调治本。但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每易感受外邪,此时则又属虚中有实,本虚标实,需医者明察。至于因瘀血内阻或痰浊阻滞而致的痉证,一般在久病后发生。瘀血痰浊虽为实邪,但多本虚标实。总之,痉病的转归较为复杂,内伤痉证可以感受外邪而变为外感发痉,外感发痉久治不愈,最后亦能导致内伤发痉。


痉病的预后一般较差。外感发痉若能迅速驱散外邪,痉病得以控制,则预后良好。内伤发痉,大多属虚中夹实,治疗较为困难,应细察病机,审慎调治。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认为痉病如见口张目瞪,昏昧无知,为肝脾精竭;若见戴眼反折,遗尿,为肝肾精液耗损;若见手足瘛疚,汗出如油如珠,为热毒内耗心营,心液外脱;若见角弓反张,离席一掌,为肝之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均属预后不良的征象。

结语

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其基本病机为筋脉失养所致,与肝、脾(胃)、肾及督脉密切相关,但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或因风寒湿邪壅阻于经,或湿热之邪留滞于络,或火热之邪直趋肝胃,内热炽盛而阴伤,均致筋脉失濡;内伤多由久病、亡血或误汗吐下而致伤津脱液,亡血失精,也有因久病而痰瘀内阻者。故应先辨清外感内伤,虚实寒热而后施治,外邪壅滞经络,治宜祛风散寒除湿或清利湿热以通络脉;热甚发痉、温热致痉宜泄热存阴,增液柔筋镇痉;痰瘀内阻者,宜益气活血,祛痰通络,通窍止痉;而气血亏虚则应益气补血,缓急止痉。痉病属危急病证,危及生命,故治疗应积极有效,并做好调摄护理工作,而预防则十分重要,见到高热、失血、亡津等病证时,要及时清热、滋阴、养液、补益气血等,以防止痉病的发生。

文献摘要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热病》:“风痉身反折。”


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


《景岳全书·痉证》:“痉之为病,强直反张病也。其病在筋脉,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其病在血液,血液枯燥,所以伤筋”;“痉之为病,即《内经》之痉病也,以痉作痉,盖传写之误耳。其证脊背反张,头摇口噤戴眼项强,四肢拘急,或见身热足寒,恶寒面赤之类皆是也”。


《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温病条辨·湿痉或问》:“俗名痉为惊风,原有急慢二条。所谓急者,一感即痉,先痉而后病。所谓慢者,病久而致痉者也”;“以卒得痉病而论,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得风而人。以久病致痉而论,其强直背反瘛疯之状,皆肝风内动为之也。似风之一字,可以包得诸痉。要知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也”。


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六淫致痉,实证也;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

  • 杨小清:百地益肾汤合温胆汤化裁治疗痉证
    周某,女,时年27岁,2020年7月12日初诊。  【发病过程】  现病史:患者因工作,经常熬夜,思虑过度,出现手脚不自主抽动、头部摆动,伴有呕吐痰涎频发,在各地多家医院求医并多次住院,症状未缓解,仍...

    求道

    畅读VIP

    56

    0

  • 高树中:针药并用辨治痉病验案一则
    患者男,时年30岁,2014年3月8日初诊。颈部痉挛向左侧偏斜2月余,患者2月前生气、劳累后出现颈部痉挛,行走时头颈不自主左偏,呈阵发性,于当地医院诊为“痉挛性斜颈”,行针刺、推拿治疗,未服药物,效欠...

    求道

    畅读VIP

    53

    0

  • 王九峰辨治“神昏、瘛疭”案
    朱左,顺江洲。恙由惊恐内伤,神虚志怯,夜寐瘛疭,惊则自汗。肝阳风火夹痰,不时上忤心包,甚则神昏肢搐,口目瞤动,鼻扇声变,食进则平,食迟则举。此乃邪火杀谷,阴亏火亢,水不养肝,肝虚生风,风火上乘,症属险...

    求道

    畅读VIP

    71

    0

  • 符文彬:挤眉弄眼不用愁,心胆论治解您忧
    杜某,男,时年6岁。  【发病过程】  患者10个月前鼻炎发作后开始出现不自主眨眼,耸鼻,咧嘴动作,间断发作,外院诊断为“抽动障碍”,予盐酸硫必利片、肌苷片、精灵口服液、羚黄宝儿丸口服,症状稍改善。现...

    求道

    畅读VIP

    65

    0

  • 高树中针药并用辨治痉病验案一则
    患者男,30岁,2014年3月8日初诊。颈部痉挛向左侧偏斜2月余,患者2月前生气、劳累后出现颈部痉挛,行走时头颈不自主左偏,呈阵发性,于当地医院诊为“痉挛性斜颈”,行针刺、推拿治疗,未服药物,效欠佳。...

    求道

    畅读VIP

    67

    0

  • 辨证治愈因狂致痉两例(韩百灵)
    例一杨某,女,23岁。主诉及病史∶1978年6月,患者返城探亲,因事端与邻人口角,猝发神志失常,哭笑骂詈,语无伦次,渐作颈项强直,舌强语骞,痰涎壅盛,两目直视,呼之不应。其家人惊恐万状,火速来舍求余往...

    求道

    畅读VIP

    59

    0

  • 节律性腭咽喉部肌阵挛案(汤治明)
    周xX,男,29岁,工人。1976年6月7日初诊。喉中咯咯作响,伴胸部紧缩感、后背发凉已半年。经西医诊断为节律性腭咽喉部肌阵挛,治疗不效,转中医就诊。患者起病突然,开始较轻,近三个月加重,喉中咯咯声响...

    求道

    畅读VIP

    162

    0

  • 婴儿蒙被缺氧综合征案(杨乘尤)
    章x,男,2个月,系第一胎足月难产而生。1983年1月26日就诊。患儿于10天前夜间在摇篮内睡觉,外围厚棉被,内加热水袋,头上盖有小包被。黎明前家长揭开被子时见热气蒸腾,孩子大汗淋漓,面色难看,呼吸困...

    求道

    畅读VIP

    87

    0

  • 频频点头案治验一例(刘亚娴)
    马某,女,39岁,已婚,教师。初诊∶1982年6月12日。主诉及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频频点头已2个多月。且发作日渐频繁,经西医多次诊治,未能确定诊断,转中医治疗。诊查∶患者脉舌无异常表现,除不时...

    求道

    畅读VIP

    110

    0

  • 全身皮肤硬肿案(张曰杰)
    刁Xx,女,11岁,学生。1975年5月3日因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烧,经用青、链霉素治疗后,体温下降,咽喉部已不疼。两天后,相继出现胸颈部皮肤硬肿,逐渐波及四肢。5月8日介绍到山东省XX医院治疗,初步...

    求道

    畅读VIP

    108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