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本病发病年龄以3-10岁小儿多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只出现心电图改变,重者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少数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本病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大多良好,部分患儿因治疗不及时或病后调养失宜,可迁延不愈,形成顽固性心律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在古代医籍中无专门记载,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证候,属中医学风温、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病因

小儿素体正气亏虚是发病之内因,温热邪毒侵袭是发病之外因。


小儿脏腑娇嫩,卫外功能不固,温热、湿热邪毒外感,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脾胃。继则邪毒由表入里,留而不去,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心血运行不畅,或热毒之邪灼伤营阴,可致心之气阴亏虚。心气不足,血行无力,血流不畅,可致气滞血瘀。病久阴损及阳,或患儿素体阳气虚弱,病初即可出现心肾阳虚甚至心阳欲脱之危证。本病后期常因医治不当,或汗下太过,气阴受损,心脉失养,出现以心悸为主的虚证


总之,本病以外感温热、湿热邪毒为发病主因,瘀血、湿浊为病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病初以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为主,后期则以正气亏虚,心之气阴不足为主。

诊断

主要指标

1.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或心脑综合征。

2.有奔马率或心包炎表现。

3.心脏扩大。

4.心电图示明显心律失常,ST—T改变连续3天以上或运动实验阳性。


次要指标

1.发病同时或1-3周前有病毒感染史。

2.有明显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痛、手足凉、肌痛等症状至少两项;婴儿可有拒食、发绀、四肢凉、双眼凝视等;新生儿可结合母亲流行病学史作出诊断。

3.心前区第一心音明显低钝,或安静时心动过速。·

4.心电图轻度异常。

5.病程早期血清酶活性增高,病程中抗心肌抗体增高。,


凡具备主要指标2项或主要指标1项及次要指标2项(均需有心电图异常)者可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有条件者作粪便、咽拭子或血液及心组织病原学检查,可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无条件进行病毒学检查时,结合临床有病毒感染可考虑心肌炎由病毒引起。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疑似心肌炎,应作长期追踪观察。

治疗

一、辨证要点

首先需辨明虚实,凡病程短暂,见胸闷胸痛,气短多痰,或伴咳嗽,舌红,苔黄,属实证;病程长达数月,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白多汗,舌淡或偏红,舌光少苔,属虚证

其次应辨别轻重,神志清楚,神态自如,面色红润,脉实有力者,病情轻;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频繁结代者,病情危重。


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温振心阳,养心固本。病初邪毒犯心者,治以清热解毒;湿热侵心者,治以清化湿热;气阴亏虚者,治以益气养心;心肾阳虚者,治以温补心肾;心脉瘀滞者,治以活血化瘀。


三、分证论治


1.邪毒犯心

证候:发热或低热延绵,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或腹痛腹泻,肌痛肢楚,短气心悸胸闷胸痛,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分析:风热邪毒客于肺卫,邪正相争,则发热或低热延绵;外邪束表,肺失宣畅,故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肺与大肠表里,肺气不宣,大肠传化失司,中焦气机不畅,故腹痛腹泻;邪气与气血相搏,肌肤失养则肌痛肢楚;邪毒人里,侵及心脉,心失所养,则短气心悸,脉结代;心气不足,气滞血瘀,故胸闷胸痛

治法:清热解毒,扶正养心。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清热透表,板蓝根贯众虎杖玄参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太子参麦冬益气养阴。

邪毒炽盛加黄芩、生石膏、山栀清热泻火;胸闷胸痛丹参红花活血散瘀;心悸、脉结代加五味子柏子仁养心安神;腹痛腹泻加木香扁豆车前子行气化湿止泻。


2.湿热侵心

证候: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胸闷,肢体乏力,舌红,苔黄腻,咏濡数或结代。

分析:湿热邪毒束表,则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湿热郁于中焦,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湿热内侵心脉,则心慌胸闷,脉结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透邪。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常用药:葛根清热解表,黄连山豆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化湿苦参黄芩化湿热,陈皮石菖蒲郁金行气化湿

胸闷气憋加瓜蒌薤白甘松理气宽胸;肢体酸痛加独活羌活祛湿通络;心慌、脉结代加丹参柏子仁龙骨宁心安神。


3.气阴亏虚

证候: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分析:热毒犯心,耗气伤阴,致心神失养,则心悸不宁,夜寐不安,脉结代;气虚则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动则耗气,故活动后尤甚;阴虚则烦热口渴;气阴不足,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阴虚生内热,则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生脉散加减。常用药:炙甘草党参益气通脉,桂枝温阳通脉,生地阿胶、麻仁滋阴养血以充血脉,麦冬五味子养阴敛阴,酸枣仁养心安神,丹参活血化瘀。心脉不整加磁石鹿衔草以镇心安神;便秘常可诱发或加重心律不齐,故大便偏干时,应重用麻仁,加瓜蒌仁柏子仁桑椹等养血润肠。


4.心肾阳

证候:心悸怔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头晕多汗,甚则肢体浮肿,呼吸急促,舌质淡胖或淡紫,脉细无力或结代。

分析:心肾阳虚,鼓动无力,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则心悸怔忡,脉细无力或结代;气阳不足则头晕多汗;阳虚不能温运则畏寒肢冷,面色苍白;阳虚水泛则肢体浮肿;阳虚血行不畅,则舌质淡胖或淡紫。

治法:温补肾阳,宁心安神。

方药:真武汤加减。常用药:附子干姜鹿衔草温补肾阳,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丹参柏子仁龙骨宁心安神,桂枝交通心肾,温阳通脉。

气虚加党参(或人参)、黄芪以补元气;肢肿加猪苓防己利水消肿;悸动喘息加葶苈子苏子、白芥子以泻肺气。若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心阳暴脱之证,应急投参附龙牡救逆汤以回阳救逆。


5.心脉瘀滞

证候:心悸不宁,胸闷憋气,心前区痛如针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舌边尖见有瘀点,脉结代。

分析:心脉瘀滞,血行不畅,则心悸不宁,胸闷憋气,心前区痛如针刺;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紫暗,舌边尖瘀点,脉结代均为瘀血之象。

治法: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当归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养血活血化瘀,川芎柴胡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活血止痛,桂枝温阳通脉。

心前区痛甚加蒲黄五灵脂祛瘀定痛;胸闷憋气瓜蒌甘松行气宽胸;肝脾肿大郁金降香莪术行气化瘀消积。

文献摘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心主惊……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医学入门·杂病分类》:“怔忡惊悸久而成,痰在下,心在上故也。”


《证治准绳·幼科》:“心藏神肝藏魂,二经皆主于血,血亏则神魂失宁,而生惊悸也。”

  • 赵心波治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验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出现较多的新冠后遗症之一,此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治疗也不易,兹摘录已故老中医赵心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供读者参考。赵老认为,危重病例(出现心力衰竭、心源...

    求道

    畅读VIP

    271

    0

  • 陈伯咸 · 益君汤
    组成北沙参15g,全当归10g,杭白芍15g,全瓜蒌15g,薤白头10g,广郁金10g,血丹参15g,醋延胡索10g,炒枳壳10g,苦桔梗10g,炒酸枣仁15g,焦远志10g,云茯苓10g,广陈皮10...

    求道

    畅读VIP

    188

    0

  • 薏苡附子散加味治疗心肌炎危重症一例(刘亚娴)
    王某,男,40岁,已婚,干部。初诊∶1989年3月9日。主诉及病史∶1981年至1989年因胸闷痛间断性加剧先后10次住院治疗。本次住院已10日(住院号206145),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病...

    求道

    畅读VIP

    370

    0

  • 叶小汉: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案
    姚某,男性,时年35岁。  胸闷心悸2月余。  【首诊证候】  2月余前因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至某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经规范治疗后现仍有胸闷痛,偶有心悸,头晕,神疲乏力,口干,饮水量可,纳...

    求道

    畅读VIP

    385

    0

  • 炙甘草汤临证活用体会
    《伤寒论》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条只有14个字,就将心悸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显示俱全,实乃言简意赅,临证辨治心悸,理解此条并活用炙甘草汤确能获取良好的疗效。炙甘草汤...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03

    0

  • 阳虚怔忡案
    李某,女,33岁。患病毒性心肌炎一年,常感胸闷气喘不适,心率快,达90~110次/分钟左右,外院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190毫克/天控制心率,每次前往医院就诊,均需家人陪同。刻诊:神疲乏力,胸闷心慌,动则...

    四君人参

    畅读VIP

    371

    0

  • 心肌病的中医治疗
    心肌病(DDM)是一组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中医分以下三种类型治疗。心气虚弱症状:胸闷或痛,心悸气急,动则加剧,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

    求道

    畅读VIP

    522

    0

  • 真武汤治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顾树华医案:倪某,女,42岁,1979年9月14日初诊。主诉:心悸近2月,发热20余日。现病史:患者近来经常感冒,扁桃腺发炎,心悸。上月经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治疗。心悸,气急,乏力,体温38...

    白术

    签约讲师

    766

    0

  • 栀子生姜豉汤治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魏蓬春医案:陈某某,男,13岁,1983年11月5日初诊。一周前感冒发热,家长给服感冒药后好转(药名不清),五天前晚上发热又起,仍给服前药,但热不退,且见心烦、心悸、寐差。经某医院西医检查:体温37....

    白术

    签约讲师

    513

    0

  • 再障贫血与心肌炎前期控制感染的探讨
    1984年,我在乌鲁木齐市二宫乡行医,租的是马秀萍家房子。她的房子恰在县医院去二宫乡拐弯处的路口上。那是路两旁的人家也不多。对面是大块麦田,也有韭菜园。马秀萍的丈夫是二宫乡的干部,每天只管上班,家里事...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465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