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伤寒名词解释之谵语

刘茜檬

浏览:264

时间:2020-08-26

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语文,刚开始是学习拼音,然后学习一篇小课文里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和书写,后来就是一篇小课文里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的理解和书写。然后是学习一篇小课文里的一个一个句子的理解。


这个过程中,一个词语什么意思对于我们读懂一句话至关重要。


学习经方的运用,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是这样,我们需要把词语与临床对接,病人怎样的症状是谵语,怎样的症状是心中懊恼,怎样的症状是目中不了了,怎样的症状是哕,怎样的症状是噫气,如果不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病人表现为什么,病人描述的这个症状是什么,有时候我们很难去对应到条文,对应到处方,往往会对一些关键症状视而不见。


我们来看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这里讲到,“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那么,什么是谵语呢?


我们来看一个病案。


黄某,男,42岁。因家庭夫妻不和睦,情志受挫,发生精神分裂症。数日来目不交睫、精神亢奋、躁动不安、胡言乱语、睁目握拳、作击人之状。口味秽臭、少腹硬满、大便一周未行。舌苔黄厚而干,脉来滑大有力。


这里患者在神志不清状态下,精神亢奋,声音洪大有力的胡言乱语,就属于谵语


就要考虑伤寒论金匮要略里谵语的处方。依据条文,伤寒论213条:“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这里的谵语是因为阳明病燥热实证大便硬。应该用小承气汤。用三黄泻心汤泻阳明腑热亦能有效。


刘渡舟治疗该患者方用:大黄8g、黄连10g、黄芩10g。


服药三剂,虽有泻下,但躁狂亢奋之势仍不减轻。病重药轻,须增大其服。原方大黄剂量增至12g,泻下块状物与结屎甚多,随之便神疲乏力,倒身便睡。醒后精神变静,与前判若两人。约一周方恢复正常。


伤寒论里含有“谵语”的条文有: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濈然汗出则愈。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挚挚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8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金匮要略里含有“谵语”的条文有:


1.呕吐哕下利病篇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附方《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


2.妇人产后病篇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3.妇人杂病篇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


经方里提到谵语的处方一共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白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还有一个热入血室证刺期门法。

见到谵语我们就要考虑这些处方。


关于谵语的定义,我们来看一下:

中医诊断学定义: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见于外感热病,温邪内入心包或阳明实热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医宗金鉴定义:

心气实热而神有余,则发为谵语谵语为实,故声长而壮,乱言无次,数数更端也。

心气虚热而神不足,则发为郑声郑声为虚,故音短而细,只将一言,重复呢喃也。


圣济总录定义伤寒谵语

论曰伤寒不应发汗而汗之,遂致亡阳津液内竭,胃中燥实,则令谵语,此病或由津液不和,内有燥屎,或三阳合病,或瘀热蓄血在里。或妇人热入血室,皆使谵语也。

谵语属胃,胃者足阳明经也,阳明为病主身热,故谵言妄语,则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洪大亦阳脉也,故其病为顺,若谵语而手足厥,脉反沉细而微者为逆也,然又有郑声者,取其郑重之意,与谵语相类,盖古人以此分虚实,医者当以脉证参合别之。不可不慎,故谓虚则郑声,实则谵语


我们临床看医案,由于文字记录的差异性,以及不严谨,导致我们对一些概念胡乱不清,临床也很难细节辨证。


在临床上谵语的表现是什么呢?


下面来看医案


陕西老中医治精神分裂证医案:何某某,女,19岁。发狂两月,语无伦次,近十天病情加重,四天不语,来院求治。余诊:不进饮食,性情急躁,两目怒视,狂乱无知,不避亲疏,弃衣欲走,叫喊不已,大便秘结,脉象浮滑洪紧,舌苔黄糙。证系怒伤肝脾,聚液成痰,痰气郁结于包络而发狂。法当降气以泻阳明实热,以大承气汤加味治之:芒硝9克,大黄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当归15克。


服1剂,即便数次,浊去清升,较为安静。连服3剂,病情大减,神志较清,语言正常。上方加甘草6克,又服1剂,神识清楚,语言正常。


这个精神病患者神志不清的叫喊不已,语无伦次,声音洪大有力,便是谵语


河南中医樊文有医案:李某,女,40岁,1985年4月就诊。患者间断性低热年余,发热多在下午3时许,有时夜间亦作,体温37~C至38℃之间,曾按阴虚治疗而无效。内服消炎药(土霉素、四环素,磺胺)和中药清热剂,其热可停,五六日或十余日复作,用攻下剂可使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由于时间已久,其效不显,改为输液,其热也可暂停,如此反复年余,多次检查原因不明。来郑再查,除胆囊收缩功能差外,无异常发现,邀余诊治。症见低热37.5C,口干舌燥,食少不馨,心烦腹满,大便秘结,三至五日一次,有时下硬粪数枚,入梦则喃喃自语,如见鬼状,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根据《伤寒论》212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为阳明腑实证的论述,予以大承气汤一剂。


处方:大黄12克(后下),芒硝15克(沸化),厚朴12克,枳实9克。


服药后2小时许,腑气转动,肠鸣漉漉,大便日行八次'所下之物,为污浊之水和硬粪。陈积已除,脉静身和,其病获愈。


这里“入梦则喃喃自语,如见鬼状”,应是指患者无意识状态下说见鬼见神,清醒以后不知道说了什么,且患者说话声音应该洪大响亮,才是谵语


刘渡舟癫痫医案:尹某某,男,34岁。因惊恐而患癫痫病。发作时惊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汗出。胸胁发满,夜睡呓语不休,且乱梦纷纭,精神不安,大便不爽。视其人神情呆滞,面色发青,舌质红,舌苔黄白相兼。脉象沉弦。辨为肝胆气郁,兼有阳明腑热,痰火内发而上扰心神'心肝神魂不得潜敛之故。治宜疏肝泻胃,涤痰清火,镇惊安神。


处方: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9克,党参10克,生姜9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大黄6克(后下),铅丹3克(布包),茯神9克,桂枝5克,大枣6枚。服1剂则大便通畅,胸胁之满与呓语皆除,精神安定,惟见欲吐不吐’胃中嘈杂为甚,上方加竹茹16克,陈皮10克服之而愈。


这里患者“夜睡呓语不休”,应是患者意识不清状态下大声的说梦话,胡言乱语,方是谵语


赵守真治许菊秋,年三旬余妇人也。1946 年冬顿失所天偶,今秋又殇长子,不幸迭遭,悲感逾恒,兼之田畴歉收,以此郁抑寡欢,渐而饮食减少,夜不安眠,甚至达旦不寐,久乃神志失守,时清时昧。然所服药,多作癫癎治,其实非是。其阿翁姜老迎往诊视。患者蓬头垢面,骨瘦如柴,蚩蚩向人作苦笑,或歌或哭,对人无礼貌,而大失常态。诊脉弦细,两目微红,舌苔黄腻,梦中有时乱语,大便数日一行,小便黄短。今从所见分析,是由肝气抑郁胃气失调。肝郁则气逆神乱,胃滞则内热蒸熏,土木相乘,气血悖逆,神不守舍,诞妄由生,证虽类癫痫而实非癫痫也。其治固以安神定志清郁调肝为主,但寒热错综,虚实互见,证杂而药当繁,殊不可以常规范之。遂处以柴胡龙骨牡蛎汤去参、桂加生地、石菖、香附郁金,日进二剂,四日人渐安宁。再三剂,内热已清,神志稍明,仍不时吐清痰,胸痞,间亦噫气,改进调气祛痰之加味温胆汤柴胡香附党参黄连甘草桔梗陈皮枳实大枣生姜),实与前方相仿佛,不过有轻重之别耳。服此六剂,志定神宁,痰少气顺,人事清楚,肌肉渐生。后用补血益气清胃安神之养血安神汤当归、芍药、地黄、川芎陈皮茯苓白术甘草黄连柏子仁、枣仁),调理期月复常。

患者“或歌或哭,梦中有时乱语”,就是患者无意识状态下的大声的胡言乱语,属于谵语


黎庇留治里海辛村潘塾师之女,八九岁,发热面赤,角弓反张谵语,以为鬼物,符箓无灵,乃延于诊。见以鱼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予曰:此痉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则重添惊疾也。投以大承气汤,一服,即下两三次,病遂霍然。

这里患者未描述出患者谵语的症状,患者应是神识不清,胡言乱语而声高有力。


张锡纯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神昏谵语案:

一童子,年十三,于孟冬得伤寒证,七八日间,喘息鼻扇动,精神昏聩,时作谵语,所言皆劳力之事,其脉微细而数,按之无力,欲视其舌,干缩不能外伸,启舌探视,舌皮有瘢点作黑色,似苔非苔,频饮凉水,毫无濡润之意。愚曰:此病必得之劳力之余,胸中大气下陷,故津液不能上潮,气陷不能托火外出,故脉道瘀塞,不然,何以脉象若是,恣饮凉水而不滑泻乎?治以白虎加人参汤山药代粳米汤,煎汁一大碗,徐徐温饮下,一昼夜间连进二剂,其病遂愈。”


这里患者时作谵语的症状,应是神识不清时大声的胡言乱语。


郝万山治一农村妇人,夜间谵语独语如见鬼状已半年余。起于半年前月经适来,感冒,高热,夜间谵语,月经止而热退,诸证消。后每逢月经期夜间谵语,两胁胀疼。某日适发,以手捶两肋,伴见谵语期门处血脉扩张。右侧期门放血,加拔罐。神清,诸证不发。


此处患者的夜间谵语应是神志不清状态,别人听到而自己不知道的大声的胡言乱语。


总的来说,无意识状态下的大声骂人,说胡话,说话声音大。

无意识状态说见鬼见神,清醒以后不知道说了什么,说话声音大。

患者说梦话而声音大,都是谵语。(说梦话都是自己不知道的)


因此很多睡觉说梦话声音大,精神神志疾病胡言乱语,无意识状态说见鬼见神的患者,都可以考虑用上面谵语的处方。


但是要注意分辨,患者说话声音小,说话重复属于郑声,不是谵语

或者患者说梦话而声音小,不属于谵语;患者清醒状态下偶尔的说见神见鬼也不属于谵语

关联词条:

  • # 谵语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