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文献与评述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症并治》:“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普济方•伤寒门》:“郑声者重语也。正为声转也,若声重而转其本音者亦是矣。昧者不知此,妄以重为重叠之谓,与谵语混而莫辨,遂止以身热脉数,烦渴便难而多言者为谵语,以身凉脉小,自利不渴而多言者为郑声,如此则失仲景之本意矣,况仲景之书,三百九十余证,曲尽伤寒形候,未有脱落而言者。若以郑声为多言,则于三阴门中,盖须条见,所以郑声别无证治者,是不以谵语为类也。虽日虚矣,亦止为正气。虚而不全,故使转而不正也。明者鉴此,幸祥究之。”
《景岳全书•伤寒典下》:“郑声为虚,虚者神虚也。……察其果虚,最忌妄行攻伐,少有差谬,无不即死。治此者速宜察其精气,辨其阴阳,舍其外证,救其根本,稍迟犹恐不及,而况于误治乎?甚至有自利身寒,或寻衣撮空,面壁碎碎者,尤为逆候。”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