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罗化云:读医经得系列

四君人参

浏览:371

时间:2020-09-13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仍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我认为:

1、热结膀胱,应指热邪郁结于膀胱经,而不是膀胱。

2、瘀热已深,瘀血上冲巅顶,影响了人的大脑元神,所以说,其人如狂。

3、既然瘀热已深,病人已经如狂,所以瘀血不会自行消退,也就不可能自愈。

4、有外邪者当先解表。

5、外邪已解,瘀热结于少腹(这里不是小腹,不是膀胱。)者,仍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方药是桃核承气汤

6、用了桃核承气汤之后,病人的瘀血下行排泄,神智就会恢复正常状态。


引申:急性膀胱炎、急性阴道炎、急性肛周脓肿、急性血栓痔、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阑尾炎、膀胱结石、卵巢巧克力囊肿、精神疾病等都可以参考桃核承气汤进行治疗。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调整语句,似乎更加合理: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仍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血自下,下者愈。




白头翁汤痢疾速效


伤寒论》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处方: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蘗、秦皮各三两。上四位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注:汉代1两合今天的6克,汉代的1升水,合今天的200毫升,药量千万不可搞错。


现代人都知道,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很多抗生素都可以快速治愈,但整个疗程需要一周。而白头翁汤治疗痢疾,只需要服药一次或两次即可治愈。原文写道:白头翁汤煮取2升(400)毫升,先服200 毫升,可愈,如果不愈,可以再服剩余的200毫升,就可以治愈了。


白头翁汤中的四种药物都有显著地杀灭痢疾杆菌作用,四种药联合应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联合抗生素,联合舰队,无往而不胜。由此看来,古人并不比今人笨,今人还没有超越古人。




桃花汤的正确使用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处方:赤石脂一斤(80克),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10克),粳米一升(约200克)。上三味,以水7升,煮米令熟,去渣,温服7合(约一碗),纳赤石脂末方寸匕(约3克),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从文中可以看出:1、赤石脂一半煎汤,一半研末,用汤药冲服赤石脂末,这样的疗效突出。2、照这种方法服药,一服可愈,一剂准愈。


现在多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休息痢等肠道疾病。但都是把赤石脂全部煮汤,也没有加入适量的粳米煮药,所以,疗效大大降低了。现代研究机构也没有发表过这样的实验报告,倒是蒙脱石散冲服,有赤石脂冲服的药用疗效可以作证。继承和发扬古代科技成果,必须要全面合理,否则是会大打折扣的。




炙甘草汤病毒性心肌炎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为前提,用今天的话来说,有外感病症,并且有心动悸、脉结代即脉律不齐,也即心律不齐,这是典型的急性心肌炎表现。所以,急性心肌炎可以用炙甘草汤治疗。


1、炙甘草汤中重用炙甘草生地黄。

2、煎药用清酒和水加药同煎。

3、其中阿胶一味用法有别,即把前几味药煎好后去药渣,再把阿胶加入热药汤内烊化。

4、服药温服,每日3次。

5、最后又加一句表明,一名复脉汤,即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可见其治疗急性心肌炎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听咳声断病


伤寒论》原文: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理解:

1、诊病摸脉前,见病人用手捂住心口,这时候,教病人咳嗽,但病人没有反应,以此推断,患者耳聋无所闻。这是由于发汗太过,导致体虚而发生的耳聋并发症。

2、这是急性耳聋的发病原因之一。

3、这种耳聋一定有外感表现,病使用了发汗治疗,而且发汗太过。

4、这种耳聋相当于急性感染性耳聋。

5、治疗原则应以补虚为主。

6、可以参考桂枝甘草汤治疗。

7、听咳声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一种诊断技巧。在临床,我用听咳嗽的方法诊疗呼吸道感染,有一定体会,有时候,听咳声的诊断与X-光片报告的结果基本相似。因为咳声不同,病理表现必有差异,所以X-光也一定有不同。听的多了,看片多了,比较多了,自然也就有区别能力了。




麻黄汤治疗衄血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体会:

1、感受外邪,譬如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候侵犯鼻腔,以鼻炎为主者,就有可能发生鼻衄,过敏性紫癜等全身性疾病,有可能发生皮下出血。中医学把出血统称为衄血。

2、有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消耗体内凝血因子,也会导致衄血。

3、感受外来致病因子后,要及时处理,有麻黄汤证时,要及时服用麻黄汤进行治疗,可以加速疾病治愈,否则,就有可能发生衄血。

4、由此可见,麻黄汤有预防和治疗相关性衄血疾病的功效。




桂枝汤治疗衄血


伤寒论》原文: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白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疼者,必衄,宜桂枝汤


体会:

1、感受外邪,譬如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候侵犯鼻腔,以鼻炎为主者,就有可能发生鼻衄,过敏性紫癜等全身性疾病,有可能发生皮下出血。中医学把出血统称为衄血。

2、有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消耗体内凝血因子,也会导致衄血。

3、感受外来致病因子后,要及时处理,有桂枝汤证时,要及时服用桂枝汤进行治疗,可以加速疾病治愈,否则,就有可能发生衄血。

4、由此可见,桂枝汤有预防和治疗相关性衄血疾病的功效。




狂躁症与抵挡汤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挡汤。


体会:

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虽然是表证,其脉当浮,但是脉微而沉,也不是结胸证,病人表现为精神狂躁。

2、热在下焦,小便自利,少腹硬满,必是瘀血所致的躁狂证。

3、治疗大法:下瘀血乃愈。

4、方药:抵挡汤。

5、由此可知,外感治疗不当,可以导致瘀血,下焦瘀血是狂躁症的致病原因之一。

6、活血化瘀疗法是治疗血瘀型躁狂症的有效方法。

7、抵挡汤是治疗瘀血型狂躁症的有效方药。



皮肤瘙痒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体会

1、外感病,面色红,表证没有及时得到宣发,没有汗出,热毒郁予肌肤,气血不畅,营卫不和,导致皮肤瘙痒

2、治则:发汗解表,小汗出表解而不伤阴。

3、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

4、由此看出,急性皮肤瘙痒疾病,有表证,郁热不除者,可以用发汗法治疗,但必须是小汗出,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可愈。




便秘蜜煎导通法


伤寒论》原文: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体会

1、阳明病,肠道积热,阴津不足而致大便秘结,不要用写下法治疗,而要用润肠通便法治疗。润肠通便法首选蜜煎导通法,即把蜂蜜熬炼成膏,搓成指头粗细样的长条,然后再切成2寸长的小段备用。用时取一根蜜煎条纳入肛门内,用手捂住肛门,等到要大便的时候,把手拿开,即可排除大便。

2、蜜煎条,类似于现在的痔疮栓,但比痔疮栓又长又粗大,可以刺激肛门,排除大便。

3、有猪胆汁方,就是把一个猪胆汁与适量的醋混匀,灌入直肠内,等大约吃一顿饭的功夫,就要大便,排除肠道积滞。这是医学史上最早的灌肠术记载。

4、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猪胆口插一根小竹筒,把竹筒的另一头用油润滑,然后把小竹筒擦油的一端插入直肠,用手把猪胆汁挤进直肠内,不多时,自然就会排除大便。这种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开塞露,很方便的。但必须注意,挤进药水之后,一定要呆上10分钟左右,使药液与直肠壁粘膜发生反应,才能充分发挥药效,顺利排除粪便。否则,无效。曾经治疗一例外地便秘患者,他曾经被3个医院用开塞露治疗无效,在我这里治疗时,注射开塞露后让他停留10分钟,然后排便如急流。其要点就在于给于足够的药物与肠粘膜发生作用的时间。




痴呆脑梗与抵当汤


伤寒论》原文: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体会

1、阳明病,有热,好忘事,一定是下焦蓄血,因为病人以前就有血瘀病症。

2、虽然大便硬,但解便容易,解出的大便一定是黑色(柏油色),这是合并胃肠道出血的病症,治疗用抵当汤攻下淤血,其病可愈。

3、这是阳明病合并胃肠道出血的一类疾病,可能有脑梗塞、脑痴呆,旧有淤血,医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所以治疗要活血化瘀,写下淤血。

4、方药:抵当汤

5、由此可知,脑梗塞、脑痴呆的发病与血瘀有关,治疗应当活血化瘀,合并有胃肠道出血者,要及时活淤排淤。不及时排出淤血,会诱发脑昏迷,进一步加重病情。代表方药是抵当汤。几千年前的医药宝库中,关于脑梗塞、脑痴呆的病因病理学描述,与现在的病因病理描述有惊人的相似,说明《伤寒论》是灿烂的明珠,对于后人,有着无穷的魅力。




黄疸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处方: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枚 生姜二两 大枣十二枚 炙甘草二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翘二两 (注:一两约为10克),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煎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


体会

1、这是急性黄疸,属于瘀热证,又有表征。

2、治疗有表证的瘀热黄疸,要解表清热,利湿退黄。

3、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煮药有讲究,先煎麻黄,去沫,再下它药共煎。煎成三升(约600毫升),在半日内分三次口服,药量大,用药时间集中,确保疗效。

5、我们现在用药大致一日两次,药力分散,可能会降低疗效。所以,应该回归原始处方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大大提高疗效和治愈率。




黄疸茵陈蒿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体会:

1、急性黄疸属于湿热证,治疗用清热利湿退黄名方茵陈蒿汤,是为正治。

2、煎药有讲究,先煎茵陈,等水熬至一半时,再下栀子大黄。再熬水一半时停煎。

3、服药有讲究,一日服药3次。

4、尿量尿色变化,小便多,尿中泡沫多,像皂角汁一样,颜色深红。

5、疗效显著,一宿之间,腹部胀满消退,黄疸从小便排出。




和解良药与小柴胡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体会:

1、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证,介于表里之间,剂半表半里病证。

2、小柴胡汤治疗和解肝胆,治疗人体中部疾病,即胸胁苦满,承上治疗口渴干呕,启下治疗小便不利。

3、适度加减,可以治疗人体表里、内外、上下多种病症。

4、小柴胡汤治疗的是一个广泛的症候群,也叫小柴胡汤症候群。

5、服药要每日3次。




细辛用量与麻黄附子细辛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约合10克) 细辛二两(约合10可) 附子一枚约合6-9克)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煎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日三服。


体会:

1、此为阳虚发热证。

2、阳虚发热当用温药治疗,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3、方中麻黄细辛等量,水煎药液分3次口服,看来,方中的细辛已经超过一钱(3克)。

4、由此可以看出,细辛的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局限在一钱(3克)之内的。

5、有医家认为,细辛散剂不可过钱,汤剂可以适度放宽。

6、临证时,我在汤药中用细辛5克,很安全。


急性病与针药并施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体会:

1、少阴病属于寒症,所以要用温法治疗。

2、少阴病比较重,治疗应当积极稳妥,多方齐下,所以就有灸法,同时口服附子汤温之。

3、再如妇人热入血室病(月经期发热),用针刺期门穴,同时口服小柴胡汤和解之。

4、现在分科太细,有些治疗方法分散,合用方法也就少了,势必会影响临床疗效。

5、医者要虚心学习它科知识,必要时请它科会诊,协同治疗,受益的当然是病人了。


四肢不温与四逆散综合征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体会:

1、属于少阴病,阴气盛不能外温,或阳气为阴气所郁所导致的四肢不温,应当用四逆散治疗。

2、凡因郁而致的四肢不温,或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泻痢下重,诸病者都可以用四逆散进行治疗。

3、由此看来,四逆散所治疗病症,属于一个特大的综合征,不必样样具备,但阳气郁滞,四肢不温是基本病理和主症。

4、通过合理加减,四逆散可以治疗与气郁有关的很多病症,应用前景可观。


急性咽喉炎苦酒汤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体会:

1、阴虚内热,咽喉肿痛生疮,不能说话,不能发音,属于急性咽喉炎,或咽喉部急性脓肿。

2、要及时清热解毒,化痰利咽。用苦酒汤治疗。

3、苦酒汤中有半夏、鸡蛋清、食醋。

4、制作方法:把鸡蛋黄去掉,加入食醋和半夏,再把鸡蛋放在刀环上加热三沸。倒出药液,去渣,少少咽下,一次一料。不愈者,可再重复上述制药方法3次,用法不变,有望治愈。

5、后来人们嫌这个方法麻烦,就干脆直接喝生鸡蛋,一次一枚,一天可以口服3次,对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都有可靠的疗效,可以参考使用。


慢性结肠炎与针灸法


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体会:

1、少阴病,腹泻、大便带脓血,可以用针刺法治疗。

2、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痢疾也可以针刺治疗。

3、推而广之,很多疾病都可以用针刺疗法。

4、每一种疾病都有很多治疗方法,不要只迷途于一法。

5、做事情也是如此。


发热辨证论治实例分析


伤寒论》原文: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体会:

1、断句当为伤寒差已,后更发热,似乎更合理。

2、此发热为新病,当属三阳,所以少阳证用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属太阳,用汗法治疗。脉沉实者,属阳明腑证,用泻下法治疗。

3、这就是以发热为例,辨证施治的具体指导。


坏病与辨证施治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体会:

1、太阳病三日,已经用汗、吐、下及温针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此为坏病,即疑难病症。

2、既然成了疑难病症,就不能再用治疗太阳病的桂枝汤治疗了。

3、怎么办?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也就是要重新仔细辩证,找到哪一个治疗环节违背了治疗原则,出了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4、这里提到了辨证施治的纲领,又举例指出了太阳病误治以后怎样处理的原则,示人以辨证施治原则,去面对一切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

5、治病要辨证施治,生活中遇到任何复杂问题时,也需要冷静面对,找到问题的关键,这样处理起来也就有了正确的途径。


脉实脉虚与治病求本


伤寒论》原文: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体会:

1、断句当为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即三部九侯脉象都是数脉,脉搏快,次数多,一般来说属于热证,治疗要用清热法。若脉数而又搏动微弱者,不是热证,而是虚证,就不可以用发汗法治疗了。

2、如果虚证误用了发汗解表法治疗,就会导致便秘胃肠缺津液,心中烦躁的并发症。

3、为什么脉数,搏动微弱者不能用汗法治疗呢?是因为脉数有实证、有虚证之别,虽然脉数相像,但搏动强弱虚实有本质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就有根本区别了。

4、这就是辨证施治、治病求本的具体体现。这也是中医治病的关键所在。

5、不懂辨证施治、不知道治病求本,就不能叫中医

6、现在,有很多人看了一节健康教育节目,照抄药方治病,能有多大疗效,你自己去思考吧。


吐法治泻,下病上取


伤寒论》原文: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唾涎,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惟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可止。


体会:

1、此病者上有实邪痰湿,下有腹泻下利,病情复杂,治疗棘手。

2、然而患者寸口脉滑,说明病本在上焦,因其上而越之,可以用吐法治疗,以求其本。

3、这是典型的治病求本,下病治上、因病在上而用吐法的治疗实践。

4、治疗腹泻还有吐法,不可不知。

5、言病不治者,不得其法也。多读、多学、多思、多问,肯定成功的机会会大于失败。


以泻止泻与大承气汤


伤寒论》原文: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体会:

1、下利,脉滑,内实是关键。

2、即正气不虚,邪气尚实,泻又没有停止的迹象,那就采用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用下法,去其积滞,选用大承气汤

3、邪去则正安,不止泻而泻自愈。这也是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典型案例之一。

4、应当力戒不辨别病因,见泻就止泻的盲动主义。

5、此为中医通因通用的生动事例。


望闻问切与脉诊


伤寒论》原文: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闻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体会:

1、望为观其形之盛衰,色之浅深;问谓询其情之苦欲,病之根因;脉谓诊其脉之阴阳,合乎形色也。

2、望而知病的医生是最有经验的医生;问而知病的医生是普通水平的医生,因为看不出疾病,还需要问而确诊:望诊闻诊都不能确诊,还需要诊脉才能知道疾病的医生,其经验更不足了,算是医疗水平较差的医生了。

3、从而可以看出,望而知之的医生经验最丰富;望诊闻诊而知之的医生经验比较丰富;望诊问诊加摸脉才能诊断疾病的医生,就很一般般了。

4、现在,有人把脉诊视为神圣,考验大夫水平,不说病情,只凭把脉断病,医生不是神仙,单凭把脉是很难精确把握患者病情的,,所以,就诊时,要详细叙述病情,有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5、有的医生故弄玄虚,不让病人叙述病情,而是单凭诊脉下药,未免有些偏颇。

6、望闻问切,诊脉看病,一步都不能少!


诈病诈治与医道尊严


伤寒论》原文:假令向壁卧,闻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假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体会:

1、有人诈病,考验医师水平。

2、诈病者面向墙壁而卧,听到医师来诊病了,也不忽然坐起,也没有期盼的表情,三言三止,欲言又止,把脉时,口中只咽唾沫,脉象平和,这就是诈病的表现。

3、遇到诈病者,就要用诈治法,告诉他得的是大病重病,必须要用呕吐法、泻下法治疗,而且还要针灸几十至上百处才能够治愈。

4、医者不能被欺,如果遇到被欺时,就要反治其欺骗。揭露欺骗者的把戏,为自己的医疗水平和尊严正名。

5、现在的医师尊严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应诊技巧与医疗保护意识


伤寒论》原文:问曰:病有灾怪,何为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倾,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


体会:

1、有一种脉象叫灾怪。

2、诊脉时,病症和脉象相符,而待服药后大约有一顿饭的功夫,病人大吐,或腹泻腹痛,这就叫灾怪脉。

3、为什么这么讲呢?老师说,诊病脉证相符,不见吐利,而服药一顿饭功夫就发生了吐利,说明病情有了很大变化,这种现象就叫灾怪脉。

4、灾怪脉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说,可能是病人以前服过药的副作用,现在表现出来了,这种病情变化就是灾怪脉引起的。

5、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要有全面性和预见性,要有处理并发症的方法和应对质疑的回答技巧。

6、现在的医疗环境,更需要医师诊治疾病的本领大和应对复杂的医疗环境的巧。看来,这一要求,古已有之,今天更加紧迫罢了。


代脉冠心病心律失常


伤寒论》原文: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浮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体会:

1、脉缓,不定时有一次停止,而又复来者,叫做结脉

2、还有脉动有中止,紧接着有几次速而弱的补充脉动,也是结脉的一种,结脉属于阴证。

3、脉动而有中止,不能自动补充脉动次数,而后又重复跳动的脉象,叫代脉代脉属于阴证。

4、结、代脉属于难治之证。

5、冠心病合并心率失常,出现结、代脉,结、代脉属于阴证,治疗就要温阳,所以仲景有乌头赤石脂汤治疗胸痹急症重症,还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等有效方剂,至今还指导着临床。

6、随着时代的发展,活血化瘀疗法对于胸痹的治疗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血府逐瘀汤有明显疗效,把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以及其他疗法有机结合,一定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趺阳脉与硬皮病


伤寒论》原文: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腹硬。


体会:

1、趺阳脉又称冲阳脉切脉部位之一。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当我们摸不到趺阳脉的时候,说明下肢血液循环发生了障碍,气血不通,脾气不能正常升降,荣卫失常,皮肤失去营养,就会缺少温阳,皮肤发冷,热胀冷缩,故皮肤变硬,现在叫硬皮病,或有其它病变,但一定有皮肤改变。

2、硬皮病属于气血不行,荣卫失调,肌肤失养,而发生硬皮病

3、硬皮病属于气血失养,所以要温阳通脉治疗,才是根本。

4、参考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5、告诉我们。诊病时要注意全身有代表性部位的脉动。


医源性疾病


伤寒论》原文: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


体会:

1、病人被医生误用汗法和下法治疗,使其阴阳俱伤,体质虚弱,脉象微涩。

2、医源性疾病古已有之。

3、而今也有医源性疾病发生,前天有一女士就诊时说,只打我做了子宫全切术后,就没有一天舒服过。因子宫肌瘤而全切了子宫,势必影响内分泌功能,所以,自此没有一天好日子过。还有,过多过滥的心脏支架术后,每天要口服一把药物,体力不支者,大有人在。

4、一般来说,在温和的保守疗法无效时,再做刀术,可能也是一种智慧,一种理智的选择。

5、不要为了一时之快,不要单单为了经济效益而损失了更多的健康资本。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