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湿痰阻窍痴呆:智力低下,精神抑郁,表情呆钝,默默无言或喃喃自语,闭户独居,不欲见人,脘腹胀满,口多痰涎,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濡缓。
气郁血虚痴呆:呆滞如愚,精神恍惚,胸闷善太息,急躁易怒,虚烦不眠,舌质淡,脉细弦。
肝肾亏虚痴呆:目光晦暗,言语迟钝,四肢麻木,举动不灵,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额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
髓海不足痴呆:智能低下,呆滞愚笨,儿童伴有发育迟缓、骨软萎弱、囟门迟闭、步履艰难、发稀齿少,舌淡,脉细弱。轻者,尚能学习简单的知识,做些机械的劳动;重者全面智能缺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不能自卫。
鉴别分析
湿痰阻窍痴呆与气郁血虚痴呆:前者为本虚标实证,后者为虚实挟杂证。湿痰阻窍痴呆,必见湿痰征象,如静而少言,或默默不语,头重如裹,倦怠无力,脱腹胀满,泛吐痰涎,苔白腻,脉沉滑。其临床特点是:痴呆时轻时重,不易完全恢复。气郁血虚痴呆,乃以肝气郁结,心脾血虚为主,故痴呆兼见胸闷急躁,太息,面色㿠白,神志恍惚,心神不宁,悲忧欲哭等表现。其特点是:痴呆突然发生,多与情志不畅或突受精神刺激有关。一般病情严重,但持续时间较短,经过治疗可以较快恢复。湿痰阻窍痴呆,多因水湿内蕴,湿聚成痰,上蒙清窍,致使神情呆钝。气郁血虚痴呆,多因胸怀不畅,肝郁克脾,或由大惊卒恐,气血逆乱,以致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痴呆不语。湿痰阻窍痴呆,治宜豁痰开窍,方选转呆丹或指迷汤。气郁血虚痴呆,治宜理气和血,方用逍遥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
肝肾亏虚痴呆与髓海不足痴呆:二者皆为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肝肾亏虚痴呆,每因邪气久羁,或热毒深入下焦,劫伤肝肾之阴;或年高体衰,肝肾不足,神失所养,则默默寡言,呆钝如痴。髓海不足痴呆,则多缘于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近亲配偶,或遗传缺陷,致使脑髓发育不良,而成痴呆。肝肾亏虚痴呆,见关节屈伸不利,四肢麻木,语言迟钝,面色憔悴,两目无神,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等表现。若阴虚阳亢,虚阳妄动,风自内生,还可见有舌强语謇,瘛疭等内风之象。而髓海不足痴呆则见神情呆滞,齿发难发,骨软痿弱,怠惰嗜卧,舌淡脉细。此外,肝肾亏虚者,多见于大病、久病,智能低下常逐渐加重,初期记忆不佳,联想迟缓,语言颠倒,其后可致严重低能状态,或成白痴。髓海不足者,多见于小儿,智能低下开始并不明显,往往随着患儿年龄之增长,智能障碍则逐渐表现出来。肝肾亏虚痴呆,治宜滋补肝肾,佐以熄风,方用珍珠母丸加减。髓海不足痴呆,治宜填精补髓,方用左归饮,或河车大造丸等。
综上所述,痴呆一症,虽有数因,但基本上不外虚实两类。属实者,因于痰湿;属虚者,缘于阴亏、髓虚。痰湿当需涤痰开窍;阴亏则应培补真阴;髓虚给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髓。然由于本症多见于大病、久病或神志病后期,症情顽固,恢复困难,故治疗时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方药、针灸、导引等),方会收到一定疗效。对于气郁而致者,尤须注意心理治疗,避免精神刺激。


求道
畅读VIP

184

0


求道
畅读VIP

366

0


求道
畅读VIP

354

0


求道
畅读VIP

330

0


求道
畅读VIP

56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54

0


求道
畅读VIP

929

0


求道
畅读VIP

626

0


求道
畅读VIP

662

0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28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