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耳聋,是指耳的听觉失聪,不能听到外界声响而言。轻者,听而不真,称为重听;重者,不闻外声,则为全聋。《杂病源流犀烛》说:“耳聋者,音声闭隔,竟一无所闻者也,亦有不至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

 

耳鸣,是指耳内如有鸣声,故名。《外科证治全书》云:“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在古典医籍中,耳聋名称繁多,如对耳聋已有粗略的划分,称“耳聋”、 “暴聋”。《素问•生气通天论》又称“耳闭不可以听“。后世按病因病机不同,分为久聋、卒聋、暴聋、劳聋、风聋、虚聋、毒聋、厥聋、气聋、湿聋、风热耳聋、肝火耳聋、痰火耳聋、气虚耳聋、血虚耳聋、肾虚耳聋等,而 《景岳全书•杂证谟》归纳为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

 

耳鸣、耳聋二症,关系甚为密切,因耳鸣为耳聋之渐,耳聋为耳鸣之甚,两者不可绝对划分,故本条合并论述。

 

有关“聤耳”、“耳痛”、“耵聍”所致耳鸣、耳聋,不属本症讨论范围。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风热袭肺耳聋: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耳聋,耳鸣如刮风样,并有耳闭胀闷感。伴鼻塞、涕多、头痛发热,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肝火耳聋:耳聋耳鸣,突然发作,甚至全聋,耳鸣声如钟,或如风雷声,或如潮水声,伴有耳胀痛、耳闭,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阳上亢耳聋:耳鸣耳聋,眩晕胀痛,伴有面红目赤失眠健忘咽干口燥,腰膝痠软,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肝血不足耳聋:耳鸣如蝉,时轻时重,耳失聪敏,伴有眩晕,夜寐多梦,目干,视物模糊,舌质淡,脉细。


肾阴虚耳聋:耳聋,逐渐加重,病程往往较长,鸣如蝉声,音低而微,伴有头晕目眩,失眠遗精,口咽发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痠痛,舌红苔薄,脉细数。


肾气不足耳聋:耳聋耳鸣,日久不愈,伴有畏寒肢冷,腰膝痠软,遗精阳痿,尿多清长,倦怠乏力,纳少便溏,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心肾不交耳聋:耳鸣重听,虚烦失眠心悸健忘,腰膝痠软,潮热盗汗,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胃虚弱耳聋:耳聋耳鸣,劳倦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面色萎黄,便溏,舌苔薄白,脉虚弱。


痰火耳聋:两耳轰鸣,听音不清,耳闭堵闷,头昏而重,胸脘满闷,咳嗽痰多,二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耳聋:多因肝火上犯,或外伤所致,耳聋耳鸣,突然发生,伴头晕头痛心烦急躁,胸胁胀满,舌苔薄,脉弦细。


鉴别分析


风热袭肺耳聋:系因外感风热,或风寒郁久化热所致,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热,久而化火上犯,以致窍与络俱闭,窍闭则鼻塞不通,络闭则耳聋无闻。初起多有鼻塞,涕多,耳痛,及耳堵闷感,兼发热头痛等表症。其耳聋的特点,低音听力差,自己听自己说话声音大,耳鸣音为刮风样。鼓膜多为红色,或中耳有积液。治宜宣泄肺气,佐以清解之法,方选桑菊饮


肝火耳聋与肝阳上亢耳聋:二者虽同属肝胆病变,但有虚实之异。肝火耳聋,为肝胆之气随经上逆,犯于清道,多属实证,具有耳聋重,全不能听,发展迅速,鸣声宏大的特点。肝阳上亢耳聋,系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为本虚标实,发病缓慢,耳聋耳鸣的程度时轻时重,兼见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头胀而晕等症。前者治宜清肝泻火为主,方选当归龙荟丸;后者治宜滋阴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


肝血不足耳聋:因血液生化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阴血,以致肝失藏血之职,症见耳鸣如蝉,听觉欠聪,劳累或午后加重,治宜滋补肝血,方选补肝汤,或四物汤丹皮栀子


肾阴虚耳聋与肾气不足耳聋:二者同属肾虚,但有阴虚与阳虚之别,其共有见症为:耳聋逐渐加重,耳鸣如蝉鸣,夜卧甚。二者鉴别点在于:肾阴不足耳聋兼五心烦热,口干心烦等症,肾气不足耳聋,伴畏寒肢冷,阳痿等症。前者治宜滋补肾阴,纳气潜阳,方选耳聋左慈丸;后者治宜温肾壮阳,方选肉苁蓉丸。


心肾不交耳聋:心肾为水火之脏,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水火失调,则心肾不交,其临床特点是,耳鸣声微,寐差则耳鸣加重,耳聋明显。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方选补心丹交泰丸


脾胃虚弱耳聋: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或脾阳不振,则清气不能上升,浊阴阻滞耳部经脉。其临床特点是:耳聋耳鸣,过劳加剧,伴有倦怠乏力,腹胀便溏等症。治宜补中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


痰火耳聋:《古今医统》云:“耳聋证,乃气道不通,痰火郁结,壅塞而成聋也。”其临床特点是:耳聋多兼有闭塞感,养见胸脘闷满,头昏头重等症。治宜清火化痰,和胃降浊,方选二陈汤加味。


气滞血瘀耳聋:因情志不遂或外伤,气血瘀滞,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滞则血凝。其临床特点,多兼有全身血瘀气滞之症。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方选通窍活血汤


耳聋耳鸣的辨证,归纳起来,首先宜分虚实,实证则耳聋暴发,耳鸣声响大,多呈低音调,虚证则听觉逐渐下降,耳鸣呈高音调,如蝉鸣。实者暴聋多因风、热、湿邪所致,虚者渐聋多因脏腑虚损而成。一般而言,虚证多而实证少,暴病者易治,久病者难医。

文献与评述

《诸病源候论•耳病诸候》:“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劳伤于肾,宗脉虚损,气血不足,故为劳聋。劳聋为病,因劳则甚,有时将适得所,气血平和,其聋则轻。”

  • 喻嘉言治耳鸣案
    人身有九窍,阳窍七,眼耳鼻口是也;阴窍二,前后二阴是也。阳气走上窍,而下入于阴位,则有溺泄腹鸣之候;阴气走下窍,而上入于阳位,则有窒塞耳鸣之候。故人当五十以外,肾气渐衰于下,每每从阳上逆,而肾之窍开于...

    求道

    畅读VIP

    87

    0

  • 任养和治耳鸣案
    耳鸣之症,虽无大碍,治之者恒难速效。时发时止,经年累月而不愈者有之,延久失其功用,不能听闻,终身成为废疾者亦有之。蔽处有邓某,年近五旬,体质外实内虚,素患耳鸣,后因操劳过度,则耳鸣尤甚。其人最信西医,...

    求道

    畅读VIP

    88

    0

  • 叶天士治耳鸣案
    ①丁,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心肾两亏,肝阳亢逆,故阴精走泄,阳不内依,是以耳鸣时闭。但病在心肾,其原实由于郁,郁则肝阳独亢,令胆火上炎。清晨服丸药以补心肾,午服汤药以清少阳,以胆经亦络于耳也。丸方...

    求道

    畅读VIP

    81

    0

  • 孙采邻治耳鸣案
    邹上珍,年逾四旬,素好饮酒,厚味不禁,历有年矣。忽于嘉庆戊寅春(1818年)得彻夜不寐症,两耳常鸣。遍访医治,月余来毫无一效,因邀余诊。余始作中虚湿阻挟痰治,不应。又以归脾法兼以安神、镇肝之剂,服数帖...

    求道

    畅读VIP

    80

    0

  • 徐锦治突发耳聋案
     “施蒙泉大令(知县),【名源,先君之师】,旋里设帐(设馆教学),从游者甚众。一日忽觉耳内闭塞,未几两耳重听。屡服补纳镇坠之剂,罔效。曰:贱恙以劳心太过,心肾交亏,群议用苁蓉、熟地、磁石、朱...

    求道

    畅读VIP

    144

    0

  • 乡医验案七则(王彦权)
    案一:发热一月住院不效,六经辨证五剂收功2024年3月10日来一患者,又来看其它病,患者对我讲,年内自己发烧一个月,住院也不效,1月24日在我处开中药五剂,吃完病就好啦,我翻看了当时病例,记录如下:王...

    求道

    畅读VIP

    265

    0

  • 宋兴:暴盲、暴聋、暴哑诊治经验
    非先天性、理化性失明、失听、失音,或由邪阻气逆窍闭而发,或由精亏血少、窍失所养而生。邪阻气逆为实,精亏血少为虚。实证其发急骤,虚证其发缓慢。暴盲、暴聋、暴哑,绝大多数均属实证。因肝开窍于目,其经脉上连...

    求道

    畅读VIP

    204

    0

  • 韩景献教授治疗耳鸣耳聋经验介绍
    耳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为耳聋的先兆,是患者就医常见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显示耳鸣的患病率为 3%~30.3%,我国大约有 2 亿耳鸣患者[1]。耳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

    求道

    畅读VIP

    251

    0

  • 周德安——新解“耳聋治肺”之法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以上,简称突聋。突聋发病率约为每年5~20例/10万人,且近年发病人数有增加...

    求道

    畅读VIP

    235

    0

  • 费伯雄:滋肾通窍治耳鸣耳聋
    某 人身十二经脉,有三百五十六络,其气血皆上注于目,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为听。劳烦无度,心肾皆亏,肝阳升动,气血乖和,两耳作鸣已久,年来渐加重听。心开窍于耳,肾之所司也,肾阴不升,心火无由下降,气道...

    求道

    畅读VIP

    214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